蝗蝻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蝗蝻 (若虫)

(蝗科)体长仅4.8mm,体色褐色,眼后方具白色的纵纹,两眼间至腹背末端尚有1条白色的纵线,后脚腿节特别发达。生活于低海拔山区,栖息于地面的枯叶层。本种若虫较少见,尤其体背中的白色纵线特别醒目,无法辨识属于何种蝗虫。

蝗蝻又名跳蝻.

跳蝻又叫若虫,蝗虫(蚂蚱)由受精卵孵出的幼虫没有翅,能够跳跃,叫做跳蝻,跳蝻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因此又叫若虫。若虫一生要蜕皮5次。昆虫由受精卵发育到成虫,并且能够产生后代的整个个体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

跳蝻是蝗虫的幼虫,在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中被称为若虫.跳蝻与蝗虫的区别正是若虫与成虫的区别,即生殖器官发育程度上的差异,这是最本质的区别.

蝗虫的发育过程可分为 受精卵--若虫--成虫 三部分。

灭蝗的最佳时期为若虫阶段。因为此时的蝗虫既没有对农作物构成严重危害,而且易被发现并易被消灭。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