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课堂观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定性观察是研究者依据粗线条的观察纲要,在课堂现场对观察对象做详尽的多方面的记录,并在观察后根据回忆加以必要的追溯性的补充与完善。观察结果的呈现形式是非数字化的,分析手段是质化的。

(一) 描述体系

是在一定分类框架下对观察目标进行的除数字之外的各种形式的描述。如通过录音对观察对象的口头描述。

描述体系还可以用于研究者进入研究场所的初期,可以考虑描述以下一些方面:

空间:物理位置或场所

时间:观察的时间及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

环境:现场呈现的物质环境

行动者:介入的人们

事件、活动:人们所作的系列相关行为

行动:人们所做的单一行动

目标:人们正在完成的事情

感情:观察者的感受和被观察者所表达的情绪等。

(二) 叙述体系

也属于开放的体系,它没有预先设置的分类。事先抽取一个较大的事件的片段,观察的同时对相关事件和行为做详细真实的文字记录,同时还可以加入观察者的一些主观评价。在对记录的资料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在分析的理论框架的指导下,行为的分类以及观察研究更进一步的主题会得到确认。这种方法能帮助观察者找到真正需要研究的焦点,然后再做进一步的课堂研究。

叙述体系的记录方式主要有:

1.日记/流水帐

2.轶事记录/重要事件记录

3.样本描述

4.实地笔记(田野笔记)

(三) 图式记录

是定性观察中的一种更为直观的记录方式,即用位置图、环境图的形式直接呈现相关信息。

(四)工艺学记录

是使用录音带、录象带、照片等电子形式对所需研究的行为事件做现场的永久性记录。工艺学记录为观察研究提供了永久的记录,便于反复、细致地研究现场,能对一些微观的问题做更深层次的研究。同时也为其他记录方式提供检查可靠性的依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