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溪洞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九溪洞

简介九溪洞,在县北七十里,上合下开,路通往来,有九水绕流其前。位于浏阳县南坪山鲤鱼山下。距浏阳县城约30公里。又名九鸡洞、龙洞,为一天然石灰岩溶洞。长300余米,高14米许,最宽处约20米,两端各有洞口可出入,中有一条涓涓溪水穿洞而过。

传说传说古时洞内藏一巨龙,因病求治于药王孙思邈,药王以治愈后应从善不伤人命为约,取山中樟叶夹入每片龙鳞之中,龙遂病愈,化成九只锦鸡飞出洞外而去,以此又名九鸡洞。今洞内留有"守洞鸡"、"七层楼"、"龙心石"、"子午水"诸景。洞尾出口处稍东,兀立一石,高约3米许,其状如鸡,但折一翅。相传孽龙化鸡飞出洞时,被猎人击落一只留在洞口,化为石,名守洞鸡。

景象洞中有一孔,弯曲而进,似宝塔,有七层,故名"七层楼"。人可攀洞旋曲而上,在二至三层之间,巨石纷呈,千姿百态,若蹲狮、若罗汉、若枕、若床,不一而足。"龙心石"在洞口东侧,从岩顶倒悬于空,长约2米,呈褐色,状如心。"子午水"在岩洞中部顶端,每当子午时分,即有清泉叮咚滴下,其余时间皆不可见。洞内顶部和四壁的钟乳石,奇形怪状,炼丹台、读书台、沐浴盘等与孙思邈的传说有关。观音庙在九鸡洞进口外,为一木结构庙堂建筑,泥墙青瓦,飞檐翘角,正殿原祀观音泥塑像。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系清代建筑,已破烂不堪。九鸡洞于"文化大革命"初期改为五○九仓库,游人遂绝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