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栋

简历
何家栋,河南信阳人,
1923年9月出生。
1938年7月参加抗日战争,曾任平汉铁路破坏队指导员,八路军南岭支队小队长,129师太岳纵队文工团员。
1945年抗战胜利后,奉晋察冀军区城工部之命,在北平做地下工作,从事文化出版及学生运动等活动,在“北平中山公园音乐堂事件”中,捕获捣毁会场的特务一名,延安《解放日报》第一版头条曾作报道。
1947年撤回解放区,在华北联合大学行政学院学习一年。
1948年毕业后,分配到华北新华书店、《新大众报》任编辑。 1949年初,被派往天津军管会新闻处参加接收工作;后又调到北京工人日报任工务科长、出版科长,创办工人出版社;先后出任工人日报工厂厂长、编辑、记者,工人出版社办公室主任,编辑室主任。
1954年执笔整理《把一切献给党》。
1957年执笔写出《我的一家》,此二书现被列入“爱国主义教育读物”一百种。
1957年“反右”运动中,因出版刘宾雁《本报内部消息》一书,被定为右派分子,开除党籍,撤销职务,连降四级。之后又陆续执笔写出《赵一曼》、《方志敏战斗的一生》及《胸中自有雄兵百万——记毛主席在陕北战争中》等书。
1959年被指派为《刘志丹》小说责任编辑。
1962年在中共8届10中全会上,该书被毛泽东点名批评:“利用小说反党是一大发明”,又被打入“习仲勋反党集团”,成为“反党分子”。
1965年,经康生点名,下放到山东成武县,交地方管制,长达14年之久。“文化大革命”又被揪回北京批斗,殃及家人,致使母及二子非正常死亡。
1979年,“右派”改正及为《刘志丹》小说案彻底平反后,任工人出版社常务副社长兼副总编辑。
1983年创办《人生》月刊,任主编。
1984年创办《开拓》文学杂志,任主编,因发表刘宾雁《第二种忠诚》被查究。
1985年辞去职务,办了离休手续;同年应邀担任中国行政函授大学校长。
1987年,任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顾问。《经济学周报》总编辑,《战略与管理》双月刊顾问,《改造与建设》网站法人代表。《经济学周报》《改造与建设》网站1989年后停办。
何家栋晚年深刻反思共产党建政的历史,探讨中国今后向宪政民主制度发展的道路,被称为思想界的标杆。
2006年10月16日,因病在北京的一家医院中去世。何家栋的文集一直未能如愿印出。
代表作
整理《把一切献给党》,1954年; 《赵一曼》、《我的一家》,1957年 《方志敏战斗的一生》,1958年 《胸中自有雄兵百万——记毛主席在陕北战争中》等 与李慎之合著《中国的道路》,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年 与喻希来、王思睿合著,《21世纪的世界与中国》,北京当代汉语研究所,2001年 与王思睿合著,《今日中国政治思潮评析》,北京当代汉语研究所,2001年《何家栋文集》,2007年1月,由美国溪流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七十余万字,分上下两卷,收入何家栋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政论文章、书评、友人通信、访谈录和回忆共9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