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尚荣

1.解放军中将(1915-2000),男,汉族,1915年5月28日【1915年4月】出生,湖北省石首县调关镇人。1915年4月生,湖北石首人,原名王尚寅,1930年【192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解放军军事学院高级系毕业,中将军衔。1921年读私塾,后读小学,辍学当学徒。1930年任石首县调弦区团委青工部部长。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3军(红2军团)9师25团1营战士、25团政治处青年干事。1932年12月起任红3军8师22团团部文书。参加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1933年11月起任红3军司令部参谋。1934年4月起任红3军司令部侦察科科长,龙山独立团参谋长。同年9月任红2军团5师15团参谋长。参加了创建黔东、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龙家寨、陈家河等战斗。1935年11月参加长征。到陕北后,1936年5月起任红2军团5师参谋长,1936年7月任红二方面军第32军96师师长。1936年12月入抗日红军大学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8月起任八路军第120师358旅715团团长。参加创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和收复七城等战斗。1938年6月率部向绥远挺进,参与开辟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1939年1月率部赴冀中,1939年3月起任八路军第120师独立第1旅副旅长,参加了齐会、陈庄等战斗和百团大战。1940年11月起兼任晋西北军区、晋绥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1942年10月任陕甘宁边区绥德警备区副司令员。1945年5月起任晋绥野战军独立第1旅旅长。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11月任晋绥野战军、西北野战军独立第1旅旅长,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2师师长。率部参加了蟠龙、宜川瓦子街、西府陇东等战役、战斗。1949年2月至6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1军2师师长,6月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1军副军长,9月起任中共青海省委常委。参加了陕中、扶郿、陇青等战役。在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阶段率部强渡黄河,进入西宁,为解放青海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1日至1952年5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1军副军长兼青海军区第一副司令员。1951年1月【1950年12月】至1952年5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高级系学习,同时任高级速成系副主任(主任是刘伯承麾下名将、时在贵州省军区司令员任上的杨勇)。1952年5月起任中央军委作战部副部长、作战部党委副书记(部长张震)兼特种兵处处长。1953年春,中央军委为锻炼王尚荣,派他出征朝鲜战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9兵团第46军第二副军长、第一副军长。现地接触美军的战役、战术手法,这对他后来协调抗美援越作战提供了经验。1954年12月至1956年7月任中央军委作战部代部长(部长张震奉调到军事学院学习),1956年7月至1966年8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参与组织指挥了历次重大军事斗争,为维护祖国统一、保卫国家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66年8月起被关押达8年。1974年11月至1985年3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部党委常委(1975年1月起)、副书记(1979年3月起)。1977年8月至1979年11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79年11月至1982年9月任中央军委办公会议成员。还担任国际形势研究小组组长、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电子对抗雷达管理领导小组组长、交通战备领导小组副组长等职。2000年4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中国共产党第七、八、十一、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八届(八大二次会议增选)、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任中央军委委员,中共十二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任职至1985年9月中共全国代表会议),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夫人黄克。
2.天水广播电视台一套广告部主任男,甘肃省甘谷县人,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无线电工程系;大学本科文化程度,学士学位。1991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天水广播电视台一套广告部主任,工程师职称。
自2004年担任一套广告部主任以来,以创建学习型部门为切入点,在部门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管理上坚持原则,在经营上机动灵活。先后负责制定了《天水广播电视台广告工作人员守则》、《天水广播电视台一套广告部关于加强政治业务学习和纪律考核的规定》、《天水广播电视台广告管理制度》、《天水广播电视台一套广告部绩效量化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使该部门的工作正规化、程序化,实现了部门的管理由身份管理转变到了岗位管理,打破了正式职工、招聘职工、临时人员的界限,彻底使部门人员达到了能者上、平者下、庸者走的局面。在经营中,能细分广告市场,耐心细致地与广大客户交流,了解客户需求,探索市场规律,与市内外广大广告客户建立了广泛深入的关系,使得天水广播电视台的收入从2004年起每年以20%多的幅度递增。另一方面引入品牌化运营的理念,从销售媒介资源提升为销售媒介品牌,使栏目、频道品牌化运营,大幅度提高了媒体产品的价值。从2004年起,对台上黄金广告资源进行拍卖的品牌化促销,连续三年获得成功。其中《直播天水》片头8秒广告2006年上半年以80万元的高价成交,在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达到了最高价。在广告经营中,坚持诚信经营、守法经营,做到了手续不全者不播、内容不健康者不播、弄虚作假者不播。所负责的部门,在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获目标责任一等奖和先进部门。
荣获天水市2004年优秀记者和2005年天水市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称号。天水市第四届政协委员,天水市第二、三、四届青联委员、常委。2002年至2004年被市政府聘为行风评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