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云南教育学院教授云南昆明人。195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历任《甘肃文艺》理论编辑,《当代文艺思潮》负责人,云南教育学院教授。昆明市第八届政协委员。1997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高等师范院校教师三等奖,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6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2.眉山市委书记男,汉族,1948年12月出生,四川宣汉人,1964年10月参加工作,197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兰州大学金属物理专业毕业,大专文化。现任眉山市委副书记、眉山市市长。1964.10--1974.9 宣汉县河坝公社教书;1974.9--1977.9 兰州大学读书;1977.9--1983.12 乐山冶金机械轧辊厂技术员、宣教干事、党办副主任;1983.12--1988.8 乐山冶金机械轧辊厂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厂长、经济师;1988.8--1990.1 乐山计经委副主任、政治部主任;1990.1--1992.12 乐山市五通桥区委书记、区政协主席;1992.12--1995.3 乐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1995.3--1997.8 乐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1997.8--2000. 7 乐山市委副书记(其间:1998.3至1998.7在中央党校进修班学习,1998.9--2000.7 参加四川大学国民经济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在职学习)2000.8--2000.11 眉山地委副书记、地区行署专员;2000.12--现在 眉山市委副书记、地区行署专员。2003年9月任眉山市委书记、市长.2003年9月任眉山市委书记。

3.马尔康县文体局副局长女,1949年出生,湖南临湖人。曾任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县文化馆副馆长,现任马尔康县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副主席,马尔康县文体局副局长、文化馆馆长。主要贡献:7O年开始从事文化工作,在主持文化馆工作中,进一步地拟定了单位近、中、远发展规划,提出了方向明、管理严、作风好、质量高的总体目标。并根据文化部门的实际,建立、健全、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在很短的时间内,使文化馆管理和业务活动有了更新起色。在工作实践中深深感到,要办好文化馆,必须有一支过硬的业务队伍,于是一手抓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手抓职工业务素质的提高。通过两手抓,提高了职工的素质,促进了文艺活动质量的上升,给文化馆的各项工作带了勃勃生机,每年各业务组均有作品文章在全国、省、州、县各及刊物发表,刊登和展出,充分扩大了文化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自己先后创作歌曲,舞曲十二首,撰写各种类型文章十六篇,摄影作品一百多幅,组织各类大型文艺节目十余台,其中歌曲《团结的歌儿唱起来》、《马尔康我的故乡》等,舞蹈《依拉的美人》、《快乐的嘉绒娃》等;摄影《云漫雪林》、《嘉绒服饰》等十多个作品获得全国、省、州的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文化馆先后被全国文化部、省文化厅、人事厅、财政厅、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授予《全国标准化文化馆》、《省一级文化馆》、《省文化模范》等荣誉称号。自己先后十二次获全国和省州县的表彰奖励

4.桂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主任1971年10月出生,大学本科。现任桂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主任,中级职称。从1999年到2007年,有近40件作品分别获得全国广播电视、自治区和桂林市各类新闻报道奖项。组织编辑、策划的桂林电台《桂林新闻》节目获得广西广播电视优秀栏目编排奖;参与组织策划的桂林电台《政风行风热线》栏目获得自治区专题报道奖;与同事合作的评论《全州县创建新型党小组的启示》代表广西广播电视系统,参加国家广播电视新闻奖新闻评论作品评选,获得三等奖,实现桂林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获国家级奖项的突破。该同志与同事一道积极向中央台和广西台上送新闻,使桂林电台在广西电台的发稿量连续6年一直保持在全区前三名。2007年,在广西电台发稿量在各市台排名中首次排名第一。2008年桂林市最佳编辑候选人。2008年10月获桂林市最佳编辑称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