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淑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库淑兰

库淑兰(1920年农历10月12日--2004年),陕西旬邑县赤道乡王村富村屯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被誉为“剪花娘子”。1996年,她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杰出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称号。

4岁时,由长辈安排,订下“娃娃亲。

9岁开始缠小脚,母亲晚上给她缠,她白天偷着拆,母亲气的在她胳膊上咬了一口,留下终生咬痕。

11岁穿兰士林布学生装上学,15岁辍学,在家学女红,为自己准备嫁妆。

17岁嫁旬邑县川道下游孙家台子村孙保印。此后共生13个孩子,仅存3个成家。

1980年,旬邑县文化馆民间剪纸普查中发现库淑兰的剪纸才能,并引导她多次进县城剪纸班创作,提供材料在家坚持不断剪纸。

1985年,不慎摔落家前黄土山沟,昏迷40多日后神奇康复,从此自认为剪花娘子化身,格外狂热于剪纸创作。

1986至1988年,其剪纸先后随旬邑县民间剪纸展览在西安美术家画廊和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并争相收藏。其剪纸在《中国妇女》[英文版和《汉声》19期上发表与介绍。

1989年库淑兰用自己的创作赢来了来自全国23个省、市的有关专家学者,民间艺术工作者前来考察、学习。

库淑兰
库淑兰

1992年,第二届中国民族文化博览会民间美术大展中她的剪纸获特别奖。

1994年,作品获“中国民间美术一绝大展”金奖。

1995年,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库淑兰剪纸个展应邀在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展出。

1997年,《剪花娘子库淑兰》上、下册由台湾汉声出版社编辑出版。同时,在台湾举办“库淑兰剪纸展览”。

1997年11月,库淑兰应邀赴香港参加中国民间传统艺术节做剪纸表演和相关学术讲座活动。

2000年10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吕胜中配合日本执导前来旬邑探访库淑兰历时3天,共同合作营造了一所剪纸艺术小红人装制的招魂堂。

库淑兰早期的作品(1980——1989年)简洁明朗色彩绚丽,描绘着一幅幅生活百态图,牛羊猪狗、花草树木、房舍农具无一不活灵活现,动态自然。她的每一幅作品都配有或欢快酣畅;或辛酸讥讽;或风趣诙谐的歌谣。这些歌谣有的颂扬人生善恶;有的表现生活哲理;有的述说文化感悟。晚年后(1989——2000年)80多岁的她重复的表现着一个神秘主题“剪花娘子”的创作。这个女神雍容华贵仪态万方。她既是库淑兰的心理偶像又是一个完美的艺术构图。这个艺术构图充分的标志着当地人朴素的审美观,也即“大脸盘高鼻梁,肤色白皙眼睛大眼黑多口型小”的人是为美人。

库淑兰的作品,仍然保持了民间美术不追随模拟自然形象,而以观念造型的方式,形象稚拙而又鲜明,构图繁实而又单纯明快,色彩对比强烈而又协调适度。她善于用各种形象拼贴组合起来烘托主要人物形象,整体感,节律感很强,使人透过这些浪漫的,乐观的,虚构的画面,便可看到作者纯真善良的心灵和惊人的艺术心智。

库淑兰
库淑兰作品

库淑兰的剪纸作品曾多次在省美术家画廊、西安美院、中央美院、中国美术馆等地、院校展览过。曾获中国民间艺术展大奖、金奖,1997年,在台湾、香港地区相继举办过库淑兰作品展,在台湾举办过艺术研讨会,代表作品被法国、美国、德国、东南亚等国家收藏。

文为群先生编撰的两部著作《剪花娘子--库淑兰》、(台湾.汉声版),《剪花娘子库淑兰传奇》(湖南美术版)中主要介绍了库淑兰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在生子种地、一年推着一年走的陕北农民当中,剪纸确实曾经是件很高雅、很艺术而且很有意思的事情。可如今不行了,传统剪纸被冷落了,很难再吸引人们的目光了。对于这一点,库淑兰就怎么也弄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面对生人,她随口编一套词就唱开了:“剪花大娘在外面,北京、上海都去遍,有我这剪花子大娘,有我这剪花子姑娘现。一把小剪子散出去,童子我剪花现。童子剪花实好看,剪下凤凰戏牡丹,剪下了鱼儿闹莲现,琴棋书画、八宝如意现。库淑兰这大娘现,剪花子实心实意剪现。”“剪花娘子是谁吗,剪花娘子是我。没有剪花娘子,没有这么大识事(场面)。今天花子剪好些,就是高兴些。今天花子剪不好,气得三天两天不吃饭。花子剪好些,吃了馍,喝凉水,心里都是高兴些。黑了这花子就剪不好,黑了就睡她床边现。总是起来几探现,趴着窗户往外看,月亮落了心就烦。我问这剪花大娘说,看她明天到底剪啥花现。剪花大娘说,我把我的人物让给你库淑兰,你的名誉太了。”

看着这当年风光不再、人也衰老了的库淑兰,如此这般沉浸在自编自造的剪纸神话里难以自拔,听着她那梦呓似的念词,让人不得不为传统剪纸艺术的衰落而辛酸,而感慨万千。库淑兰反复提到、念念不忘的那个所谓“剪花娘子”,实际上是她为自己建立的一个虚幻的神话偶像。

库淑兰
库淑兰

1937年一个春意融融的日子,黄土高原上广袤而死寂的黄色里正长出几点绿意,库淑兰嫁到了富村。黄土地上的富村其实并不富裕,贫困就象影子一样跟着她。为打发时日,库淑兰开始学剪纸。几十年间,她和村上其他姑娘婆姨一样,纸剪了几大车,就是少为人知。十年前的一天,他不慎失足,掉在十几米深的崖下昏了过去,几天几夜不省人事。家人开始为她准备后事。不想她一日醒来,精神蠼烁,口称自己就是“剪花娘子”。

从那以后,库淑兰的剪纸有如神助,一改过去风格,用光、用色精彩绝伦,剪花娘子的造型也屡屡出现在她的文案中。库淑兰的名声也很快大噪起来。这段神话般的往事近乎荒诞,但却几乎被所有认识库淑兰的人证实了。这荒诞故事的合理内核只能理解为库淑兰已把剪纸当作自己灵魂深处的神灵,当年因神灵有助而成功,如今也因神灵受世人冷落而伤心。这一年初夏, 库淑兰剪纸在台湾出版了。看着自己的作品,库淑兰又梦呓般地唱开了:“青枝绿叶配牡丹,家里我就这么实可干。拾下金莲子叫喳喳, 青枝绿叶红,姑娘爱我石榴情。姑娘把我叫到小房中,她一下脸红了。”她说出了书,自己心里喜得就象鸡毛翎子扫的一样。的确,和剪纸相比,出本印有剪纸的书在这村子里才像件大事情。库淑兰说,来看书的人,有不少是曾经数落过她剪纸的人,但出了书,她自然就什么过错也不会有了。看着书,库淑兰又想起了自己住过的窑洞,窑洞里贴满了剪纸,贴满了剪花娘子,贴满了她自己心中的神。她回到了十几年前住过的窑洞,一种昔日神明已去、今日剪纸无望、情伤于中、神伤于中的感觉充满心头。《流年》片尾响起了黄土地那古老、苍凉、粗放、原始的歌声,让人仿佛置身黄土高原,眼前莽莽苍苍,眼空无物,气荡肠回、思绪凝沉;又仿佛陡然回到了历史的深处,感受到一种苍凉,一种感伤,一种看着传统文化从弥留到死去时的那种揪心的感伤。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