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十二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3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四明十二雷产于浙江省余姚市陆埠区三女山、虹岭、上芝林一带。南宋列为贡茶,明朝中叶为鼎盛时期。是近年恢复生产的历史名茶。

产于浙江省余姚市陆埠区三女山、虹岭、上芝林一带。南宋列为贡茶,明朝中叶为鼎盛时期。是近年恢复生产的历史名茶。

茶区处于四明山脉,海拔400米,茶园多为"兰茶泥"、沙质土壤,四周翠竹朵林葱郁,林间流泉淙淙,林下兰花生,制茗当为兰馥清"之誉。

鲜叶于清明前后采一芽一叶,芽叶等长,长度在3厘米以下。经摊放一杀青一初形(理搓结合)一摊凉足干等工序加工而成。

成品外形圆紧挺直、纤秀似松针,色绿披毫;香高持久有兰韵,滋味甘醇;叶底嫩匀成朵。

茶史追溯

四明十二雷历史悠久,在南宋时期列为贡茶,明朝中叶为鼎盛时期。1986年恢复生产,1990年,在杭州国际茶文化节上名茶。

名茶鉴赏

四明十二雷外形圆紧挺直、纤秀似松针,色绿披毫;香高持久有兰花香,滋味甘醇;叶底嫩匀成朵。

茶诗为证

《四明十二雷茶灶赋》

全望祖(清代文学家)

四明四面兮俱神宫,就中翠谒兮尤清空。

大阑峨峨兮称绝险,蜀冈旁峙兮分半峰。

其间剡湖则西兮,蓝溪则东峰。

回溪转兮非人世,酿为嫩雪兮茸茸。

百七日兮寒食过,廿四番兮花信终。

二百八十峰兮土膏动,一万八千丈兮云气浓。

时则小草兮珠圆,长条兮玉洁,双韭兮挺生,三箐兮秀出,青棂兮吐丹,白附兮结实,插珑松兮篁竿,缠缨珞兮萝阙。

彼避世之畸人,各分曹以登眺。盖饱餍而有余,薄烟火以不道,乃有茶仙经营茶灶。爱兹茶山,烟岚窈窕。

八精篮兮偃息,登古墓兮踟踌。访旧文兮断碣,吊高僧兮遗书。彼人代兮已远,账宿莽兮成墟。独新牙兮正茁,几弥望兮山居。于是撷之掇之。吹之嘘之,蒸之焙之,祈之摅之,都篮之具于以储之。彼近山之瀑泉,推化安为绝胜。虽然窦之飞湍,拜下风于锦镜。致陆羽之传化,喜孙因之可证。来制良材,以慰幽兴。……。

自元初兮经始,历明代兮来驰。怪近世之希逢,致消渴其何恃? 既尘鞅之可除,窃山栖以有志。《茶经》一卷,茶寮数事,比邻可睦,那须黄羊活眼,盈瓯司命。是尝媚之不辱,炀之无妨。倘稍存夫本色,为我和以老姜。

这是作者在虹岭建灶乞神求赐四明十二雷绝品,写下的著名茶赋。气势非凡,其境界浪漫灿烂,发人遐想。

民间传说

四明十二雷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在河姆渡不远的山村里,有三位去深山采茶的姑娘,她们走了很远的山路,采了好多嫩嫩的茶叶。归来时感到又累又乏,这时忽然看到一条清澈明亮的山溪,她们看到如此可人的溪水,忍不住跳下去嬉戏起来。玩得高兴,没注意到天空中忽然乌云翻滚,一转眼,雷电交加,下起倾盆大雨。不幸的是,三位姑娘被十二声雷电击中,再也没有起来。

后来,雨过天晴,溪边出现了三座相依相连的俏丽山峰,远看,就像三位少女的倩影。山上,还出产一种又嫩又香的茶叶,传说就是三位少女当年采茶留下的。人们为了纪念三位少女,将那三座山峰称为三女峰,三女峰上出产的茶叶,就被人们称为四明十二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