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泽塞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姓名:埃尔泽塞尔 Elsasser,Walter Maurice

国家或者地区:德国-美国

学科:物理学家

发明创造:

简历

埃尔泽塞尔(Elsasser,Walter Maurice) 德国-美国物理学家。1904年3月20日生于德国巴登的曼海姆。 埃尔泽塞尔1927年在格廷根大学获博士学位,其后在法兰克福大学任教。当希特勒执政后,他同其他许多科学家一样,于1933年离开了德国。在巴黎住了三年以后,又于1936年移居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工学院任教。1940年成为美国公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研究过雷达,后来又在几所大学中工作。1960年任新墨西哥大学物理系主任。埃尔泽塞尔曾从事有关地球磁场起源的研究。 自吉尔伯特时代起,地球便被看作一个磁铁,地球内铁核的存在又使地球是一永久磁铁的说法显得更有根据。然而,铁核是液态的,温度又高于居里点,因此地球不可能是一普通的磁铁。 1939年,埃尔泽塞尔提出,地球的自转使液态铁核中产生了涡流。这样,与其说地球是一块普通的磁铁,还不如说是一个电磁铁。最近的宇航探测似乎证实了(至少是间接证实了)这一提法。苏联的月球卫星证明月亮没有磁场,而月球内部很可能就没有铁核。1962年12月,从金星探测器“水手二号”上获得的资料证实金星的确没有磁场。但据推测金星是有铁核的,但因为它转得十分慢,因而不能产生足够大的涡电流。 1962年,埃尔泽塞尔任普林斯顿大学地球物理学教授。

物理学家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