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锥尾鹦鹉
名称类别【物种名称】金黄锥尾鹦鹉
【中文别名】金色锥尾鹦鹉、巴伐利亚皇后锥尾鹦鹉、金色鹦哥、金色鹦鹉
【拉丁学名】Aratinga guarouba
【英文名称】Golden Conure/ Queen of Bavaria’s Conure
【科属分类】鸟纲(Aves)、鹦形目、鹦鹉科、锥尾鹦鹉族
外形特征金色锥尾鹦鹉 Aratinga 是所有锥尾鹦鹉中最稀少的种类之一,也是最美丽、最大型的种类,全身亮眼的金黄色更突显了它们非凡的价值,没有一种鹦鹉有此种全身都是闪亮金色的羽毛。这种鹦鹉鸟体为金黄色,翅膀部分的飞行羽为绿色;眼睛外围有一圈白色的裸皮,鸟喙为肉色,前端带有一点点浅蓝的色调;虹膜为棕色。幼鸟的身体上会夹杂许多橄榄绿色,尤其头部非常明显,而非像成鸟般全部为金黄色,大约20个月後才能渐渐像成鸟般变成全部金黄色。身长:34公分(13.5吋)。金色锥尾鹦鹉在幼鸟时期的羽色并不是像成鸟一样有着炫丽的金黄色,而是全身都是橄栏绿带棕色,与美丽的成鸟差别甚大。
分布范围巴西东北部的南亚马逊盆地内。
生活环境金黄锥尾鹦鹉主要栖息于巴西当地的热带雨林,尤其偏好沿著水源流过的林地,平常他们多半是成对或是小群体活动,喜欢在树枝顶端来回用鸟喙灵活的嬉戏攀爬,常常很急速的在树木间来回飞行移动;平常会和当地其他种类的鹦鹉一同集结觅食,叫声相当尖锐吵杂,往往从很远的地方就可以听的见。
它们栖息于靠近水域的热带雨林内,全年都是群居性,通常6-30只左右成群活动,可是现在在野外幸运的话顶多只能看到2、3只, 经常会与其它鹦鹉一起觅食,偶尔也会出现在玉米田、芒果园 等农作区。
生活习性金黄锥尾鹦鹉主要的食物包括了水果、坚果、种子、浆果、昆虫以及其幼虫等。偶尔也会到农耕区觅食,而遭到当地农民的射杀。它们是非常聪明及亲近人的锥尾鹦鹉,可惜野外及人工饲养的数目都非常稀少,价格也非常高,饲养难度不如其它锥尾鹦鹉般容易,尤其是出现出拔羽症习惯的比例相当常见。
生长繁殖在野外繁殖期通常在12-4月的雨季中,筑巢在15-30m高的树洞中,有研究报告纪录它们经常集体繁殖,通常母鸟较多,报告显示最高纪录曾在一窝中发现14只幼鸟,由6只成鸟轮由照顾,一窝约产2-4颗蛋;金色锥尾鹦鹉由于大部分的栖息地都遭人为破坏、盗捕者的捕捉等原因,野外数量早已非常稀少,而人类饲养的金色锥尾鹦鹉比其它种类的鹦鹉更容易养成拔羽症的恶习,详细原因并不清楚,推断可能是因为笼舍过小,焦虑、紧迫、无聊所造成的原因。
它们是性情相当敦厚的鹦鹉,曾经有纪录野外的金黄锥尾鹦鹉扶养不是自己後代而是其他鸟种的纪录。人工繁殖的金
黄锥尾鹦鹉繁殖期约在11月开始,可以提供30*40*40公分的厚木巢箱。如果照顾得宜,他们是相当多产且容易繁殖的鹦鹉,公母亲鸟都会共同轮流孵蛋,一次约会产下3到5枚卵,孵化期间约23天,幼鸟羽毛长成约7周,等到幼鸟羽毛长成以後,亲鸟便会很快的将他们逐出巢并且开始准备生育下一胎。野外的金黄锥尾鹦鹉则不同於人工繁殖下的情况,野外的金黄锥尾鹦鹉公鸟会在母鸟敷蛋的时候守候在鸟巢外警戒,而等到幼鸟羽毛长成以後,公母亲鸟仍然会和幼鸟一起生活,教导幼鸟学习生存的技巧,直到他们加入族群为止。人工饲养下的繁殖记录为4岁以上。
成对分开饲养,提供良好的环境,繁殖期时对饲主可能有攻击性,在非繁殖其时羽毛会比较美丽亮眼,繁殖期长出现拔羽症状,母鸟通常一窝产3至5颗卵,孵化期约25天,幼鸟会在巢中待10个星期左右,羽毛长成7星期,幼鸟时期即与主人有良好的互动会减少拔羽症发生的机率,模仿能力佳。
保护级别金黄锥尾鹦鹉(Golden Conure)目前为华盛顿公约组织附录一的一级保育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