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调口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蓝调口琴

它的名称

–十孔口琴,在台湾又被叫做民谣口琴、蓝调口琴。

–它的英文正式名称是“10-hole diatonic harmonica”( 十孔全音阶口琴)。

–“blues harp” 、“short harp” 等昵称也都是指它,狭义的”diatonic harmonica” 也是指它。

• 一些常识

–相对于半音阶(chromatic)口琴,因为音阶排列上是以全音阶(diatonic)排列,故有此名。

–口琴约在1821年被发明,十孔二十音的口琴约在1826年被发明。当今的设计,与当时的相差不多。

–并非所有的这种口琴都是十个孔,偶有12、14孔的型号,但以十孔的型号最普遍。

–演奏者可以透过压音(note bending)的技巧,做到部分的半音。一些演奏者可以另外透过音升(overblowing) 的技巧,做到更多的半音,藉

以补足三个八度内的所有半音。

–最被广泛应用的曲风是蓝调, 可说是蓝调中的重要传统乐器之一。

十孔口琴与其它口琴的异同之处

• 硬件构造上的不同

–十孔口琴的十个孔中,每一孔(每一个气室)内有吹气与吸气簧片各一。

–复音、铜角、Bass等口琴,一个气室内只有一个吹气或吸气的簧片。

–半音阶口琴由于按键以及胶片的作用,每一个簧片都是独立的,相当于一个气室内只有一个簧片。

–同一个气室内的吹吸簧片可以有互动的作用,做出十孔口琴特有的压音效果(详下页)。

• 音阶排列及孔数记谱法

–只有全音阶(diatonic,相当于钢琴白键)的自然音。

–许多厂牌/型号有生产各种调性,一般最低的调性为G调,最高为F# 。但亦可找到高八度的High G,或是低八度的Low F#等调性。

–共有三个八度的音域(如中图),低音部与高音部都有缺音,但低音部重复了吸气5(Sol)。

–这种音阶排列被称为”Richter Scale” ,一般认为这样的排列是为了和声的理由。

–各种不同的孔数记谱法被广泛采用(如下图),但常佐以五线谱或简谱以标明时值。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