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荫亭


韩荫亭生平韩荫亭,曾用名韩樾,永年县田寨人,生于一九一二年十一月七日。自幼酷爱学习,乐于助人,思想进步。一九二九年考入河北省立第十三中学投身革命,一九三0年在河北省立第十三中学加入共青团,同年转为中共党员。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二年上半年任十三中党支部委员,一九三一年二月任中共肥乡中心(永、曲、肥)县委委员,一九三一年六月任中共永年县第一任县委书记,一九三二年夏任中共直南特委特派员。努力开辟党的工作,领导“贫农团”,组织过工人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任中共永年县委军事委员,永年县第一任抗日游击大队大队长,八路军一二九师东进纵队三支队营长和营教导员。1939年因伤脱离部队后在家乡组织地方武装,接受党的指示,打入敌营,暗中配合抗日斗争。制造了日军和伪匪之间相互残杀、营救抗日人员、掩护八路军过铁路、照护八路军首长刘志坚养伤、鸣枪报信我军突围等传奇活动,受到了八路军首长高厚良、宋任穷、陈再道的高度评价。一九四五年八月后任八路军平汉支队司令员,冀南三分区独立三团团长,率领部队歼灭日伪军,解放临洺关,攻打围困永年城,配合主力解放邯郸。一九四七年九月随十纵队大军南下,任三十旅九十团团长、一七四师五二二团团长等职。开赴中原、挺进大别山、转战豫南鄂北、进军华南作战。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歼灭了大批敌军,打出了大片解放区,为全国解放立下了战功。解放后,历任林业工程第二师第四团团长,华南农垦总局处长,广东省农垦厅副厅长,广东省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农垦总局副局长等职,为农垦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一代英豪,传奇名将韩荫亭于一九七九年三月十二日在广州逝世,享年六十七岁。
一、少年时期的韩荫亭韩荫亭,曾用名韩樾,一九一二年十一月七日出生在河北省永年县田寨一个农民家庭里。自幼酷爱学习,乐于助人。韩荫亭从三岁起就能模仿故事中情节,给童年小伙伴做捉迷藏、练拳术、舍己济民等游戏,还能帮家人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是个天真活泼的孩子。七岁起上学堂,他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喜欢提问题。有时提的问题老师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所以学习很优秀。他还成立读书会,帮助同学学习,给同学讲学习体会,还讲一些做人的礼德。有些同学家里没吃没穿上学很困难,韩荫亭家里生活也并不富裕,但他让自己家节俭点,让母亲多做些饭带给同学,还把自己的衣服和文具送给同学,他接济过的有李真的、李会民、杜清堂等十几名同学。在韩荫亭的进步思想影响下,后来他的一部分同学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的二弟韩绍亭、三弟韩惠亭都是在战争年代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做出了很大贡献。韩荫亭在少年时期的出众才华和传奇故事,为他以后的人生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二、建党初期的韩荫亭韩荫亭一九二九年考入河北省立第十三中学投身革命。一九三0年在省立第十三中学加入共青团,同年转为中共党员。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二年上半年任十三中党支部委员,一九三一年二月任中共肥乡中心(永、曲、肥)县委委员,一九三一年六月至一九三二年夏任中共永年县第一任县委书记,一九三二年夏调中共直南特委任特派员。韩荫亭在建党初期为我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一)、领导学生运动 赶走反动校长
一九三0年在党支部领导下,以韩荫亭、赵海枫、桑汉兴、李润身、杜秀生、邢治邦等七、八个人组成“学潮委员会”,领导学生罢课闹学潮,反对校长刘寿凯。当时十三中学校长刘寿凯勾结国民党和地方绅士,压制学生,不准学生看进步书刊和参加社会活动,引起了学生极大不满。中秋节哪天学生罢课闹学潮后,反动校长刘寿凯恼羞成怒,领着警察来镇压,训斥学生“寻衅闹事”。这时,学生冲了出去和警察拼打了起来,警察看势不妙,即逃出了校外,反动校长刘寿凯也躲了起来,取得了学潮的胜利。
一九三一年暑假,学生会主席韩荫亭(党的负责人)和樊信(共产党员)等学生代表,以学生会名义出面与校方交涉,要求组织学生到彭城参观,当时彭城手工业比较发达,实际上是到彭城工人中进行宣传,加强反帝反封建力量。反动校长刘寿凯,对我们的政治活动大为不满,极力阻止并不断进行训斥。为了征服校方,以韩荫亭、樊信、桑汉兴为主要负责人成立学潮委员会,宣布全校罢课,封锁校门。校方找来当时公安局长到校恐吓,学生就冲出学校,集队上街示威游行,高呼改革封建教育制度,打倒反动校长刘寿凯口号,还张贴标语,散发传单。校长刘寿凯大为惊慌,并搬来了当时驻在永年城的奉系军队约一个团的兵力,将学校团团围住。军阀团长、公安局长、国民党县长一起到学校镇压,他们指挥士兵拳打脚踢学生,还用枪托棍棒殴打学生。学生们不屈不挠,第二天继续上街游行示威,并且韩荫亭、樊信赴天津省教育厅告状。经过多次的学潮,在上级党组织领导下,又有省高级学校声援,形成对刘寿凯的上下夹攻,一九三二年七月刘寿凯终于被免职。取得了斗争的决定性胜利。
(二)、创建党组织 发展农村党支部
一九三一年初,韩荫亭利用放假机会,在南沿村一带秘密组织了一部分穷苦农民进行学习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党在现阶段的任务,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夏,韩荫亭走乡串村,和农民积极分子谈话,准备发展党员工作。五月,韩荫亭发现田寨其堂兄韩棣支持他的革命行动,思想进步,就首先介绍韩棣参加了共产党。接着韩棣在本村发展李守慈、杜清堂等加入了共产党,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当月建立了田寨党支部,韩棣为党支部书记。田寨是永年县最早的农村党支部。
一九三一年七月,韩荫亭介绍西沿村农民李琴堂入党,李琴堂在本村发展高聘卿、高韵生等同志为共产党员。八月,建立了西沿村党支部,李琴堂任支部书记。
一九三一年七月二十八日,韩荫亭介绍弓庄农民弓少峰加入了共产党,弓少峰在本村发展张祥、弓德俊、弓润身、李荫槐、宋石宝等人入党。八月建立了弓庄党支部,弓少峰为支部书记。
一九三一年七月底,韩荫亭在李寨介绍李建堂加入共产党。李建堂在本村发展了杨锡珍、杨锡恩、杨宗印、李诚心、李臣的等人入党。九月建立了李寨党支部,李建堂任支部书记。
一九三一年秋,范庄成立党支部,支部书记张希太。
农村党组织建立后,在党支部领导下,党员利用走亲友、田间劳动和秘密串连等方式向农民宣传革命道理。并组织农民向封建地主和国民党永年党部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斗争。
(三)、组织穷人团 借粮抗捐济民
一九三二年初,韩荫亭在王庄村后一棵大树下秘密召开各党支部会,提出组织穷人团。首先要求各党支部向农民宣传生活困难的原因是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封建地主剥削造成的。只有组织起来,才能取得斗争的胜利。会后不久就组织起了“穷人团”,提出了“穷人难、穷人难、穷人组成穷人团,借粮吃大户,穷人把身翻”的响亮口号。参加穷人团的,有的村十几个人、多者一百个人。“借”粮时穷人排着队,拿着布袋到地主家去。曾去东大慈、范庄等多家地主家“借”过粮。
同时,还组织卖蒜农民进行抗捐抗税斗争。南沿村一带盛产大蒜,所以一到收蒜季节,农民们将收获的大蒜拿到集市上卖。国民党政府警察所人员不按规定,而巧立名目到集市上捐款要钱,老百姓对此十分不满。针对这种情况,韩荫亭召集田寨、西沿村、弓庄、范庄等村共产党员韩棣、李琴堂、弓少峰、张希太等人研究决定要组织卖蒜农民进行抗捐抗税斗争。他们到集市上分头宣传:税警按车要款这是敲诈、勒索,是不合理的。号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不向国民党政府警察所交捐纳税。一次警察收捐时卖蒜农民谁也不交,警察抓住一个农民要带往警察所,这时卖蒜农民们纷纷把警察围住,并且高喊:“不准带人,没有这样的规定,我们不交款。”警察见人多心齐,自知理亏,怕把事态扩大,就溜回了警察所。从此再也没人到集市上收捐了。
党领导的永年农民斗争的初步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地主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增强了广大农民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四)、搞工人运动 开辟党的工作
韩荫亭到直南特委工作后,为了搞工人运动,在磁县车站摆小摊卖花生、烟卷、糖果来掩护工作,还经常到彭城和门头沟煤矿等地,利用下煤窑挖煤等机会给工人宣传进步思想,培养积极分子,开辟党的工作,做出了很大的成绩。一九三二年九月,特委派韩荫亭代表边区特委到上海参加全国代表大会。到上海后,他按指定的地点前去接头,因情况变化,接头地点已经转移,没有接上头。他去时带的钱不多,除了坐火车,剩下的钱很少。钱花完后,脱下自己的衣服当了,住下旅馆,一连几天接不上头,被迫撤离。准备乘坐上海至天津的轮船返回,但没有钱买车票,他在上海拉洋车赚钱,后来他看到一个像资本家的人带着老婆、孩子、箱子上船,就帮人家搬东西,那人看韩不错,问了一声,原来是没钱买票,就给韩买了一张票,到天津后,韩搬着箱子送到旅馆,自己从天津返回了特委。
开展工人运动,壮大了党的队伍,增强了反帝反封建力量。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韩荫亭韩荫亭在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中共永年县委军事委员,永年县第一任抗日游击大队大队长,八路军一二九师东进纵队三支队营长和营教导员。1939年因伤脱离部队后在家乡组织地方武装,接受党的领导,打入敌营,暗中配合抗日斗争。
原八路军冀南三分区司令员,后来的中央军委空军政委高厚良高度评价了韩荫亭:“抗日战争时期,韩荫亭部驻永年南沿村地区,是我党领导的一支重要武装,公开的是伪军,秘密的为党做了很多工作。他所管辖的永年城南广大地区,是我邯郸抗日工作人员的秘密后方。从地图上看,我军要进入邯郸境内开展工作,必须通过永年城南,永年城南广大地区有韩荫亭同志所控制,我们向西发展,开展邯郸、磁县铁路以东地区的工作,建立由马头镇南北过铁路的秘密交通线,就有了可靠的后方。因此,从1940年至日本投降,我党就想尽一切办法保护韩荫亭同志,不能让日本人和汉奸发觉韩的真实身份,否则,对我极为不利。”(高厚良著p194) 原冀南军区政委,后来的中共中央组织部长宋任穷和司令员陈再道也高度评价了韩荫亭。
韩荫亭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各个阶段都为我党做了很多工作。
(一)、一枪未发 解放了永年城
1938年5月底,韩荫亭经过多次做工作,使永年城内萧孝成部下王清杰、车同文两个中队长同意反正。后乘萧孝成不在城里机会,韩荫亭率抗日游击大队配合骑兵团兵力进逼城下,并讲明政策,使王清杰、车同文自动把城门打开,萧部400多人全部放下武器,然后活捉了匪首萧孝成。一枪未发,解放了永年城。
(二)、破铁路 割电线 阻止日军向南侵犯
1938年6、7月,韩荫亭领导的抗日游击大队,多次到临名关一带破平汉线铁路、锯电杆、割电线。破坏敌人交通,阻止日军向南侵犯。
(三)、制造矛盾 使敌人互相残杀
韩荫亭利用各种关系,制造日军和匪首许铁英在太辛庄和小北旺两次血战,双方伤亡都很惨重。起因是韩荫亭从中挑拨,制造双方矛盾。有时韩荫亭到许处说:铁哥,日本人要找你事。给许送了个人情,许匪是个一勇之夫,听了这些话就说:我开的就是打仗部,卖的就是子弹头,他找我事,我不怕他。韩荫亭又进城见日本人说;许如何反日本人,如何不把日本人放在眼里,讲了很多具体问题。日本人听后就马上派出情报员到许处侦察,韩荫亭秘密派人把日本人侦察员处死后,又到永年城对日本人说许把你的情报员杀了,日本人果真在许管地区内发现情报员尸体。同时、韩荫亭还买通了翻译官,让他到日本人跟前说许的坏话,使他们的矛盾更加尖锐化。这就促成了日军和许匪在太辛庄和小北旺两次狗咬狗血战。
(四)、掩护军区首长
1942年12月,韩荫亭掩护了八路军冀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后来的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刘志坚。刘志坚到某部开会时遇上日军层层包围,因腿部受伤被俘。刘伯承、邓小平亲书手令要求部队倾力营救。在敌人面前巧妙地隐瞒了自己身份的刘志坚被救出后无法转移出敌占区,已弄清刘志坚真实身份的日军把冀南、豫北封锁得连只鸟也难飞过。韩荫亭把刘志坚秘密安置到自己控制的据点里养伤。经过仅半年的精心照护,伤已痊愈。1943年5月15日,冀南军区政委宋任穷、司令员陈再道,第三军分区参谋长高厚良来韩荫亭部迎接刘志坚,韩荫亭亲自把刘志坚护送到安全区。宋任穷、陈再道等接见了韩荫亭,并鼓励韩荫亭为革命多做贡献。
(五)、护送我军人员过铁路线
在日寇最疯狂的时候,日军把冀南、豫北封锁得连只鸟也难飞过,切断了冀南军区与太行和延安等地的联系。这时,冀南军区就不断派来人员要韩荫亭护送过铁路。韩荫亭部确定是我军人员后,给他换上衣服,穿上大褂,戴上礼帽,让他扮成韩部的人,使他们能安全通过敌人的盘问。为了我军人员的安全,有时韩荫亭要亲自护送。如中共肥乡中心县委书记曹海波去太行开会,韩荫亭亲自骑马走到前面,让曹坐在车里,一直护送到永年边界才回来。
(六)、按电台 开杂货铺 为我军提供情报
八路军冀南军区为了掌握邯郸、邢台、永年等地敌人的情况,决定在韩荫亭团内按一部电台。随电台来的有四名人员,负责人叫洪彬,韩荫亭让他们化装成伪军,秘密的工作。同时,韩荫亭还亲自让其二弟韩绍亭在南沿村以开杂货铺身份为我军侦察敌情,传送情报。名叫衡泰昌杂货铺,有五名人员,为我军做了很多工作。1941年5月,据韩荫亭提供情况,大批日伪军向杨庄进攻。由于我早有准备,迅速组织群众转移到名河北,我们没有受到损失。1943年3月,据韩荫亭提供情报,邯郸以东有一股土匪勾结日伪军对我东区抗日根据地威胁很大。我冀南军分区根据韩荫亭提供的情报,由政委肖永智率领部队于3月26日早晨,在东张寨将匪首刘成章(绰号老开子)捉住,次日早晨,在韩寨村东坑边枪毙。
(七)潜伏敌内部 除掉反共顽匪
1943年,反共顽匪张扶耕与日本人发生了矛盾。日本人袭击了张的团,张扶耕带了近百人的武装逃到了韩的团避难。日本人发现后,向韩荫亭要人。韩荫亭认为:张扶耕是顽固的反共分子,他的表弟李洋之是经过国民党特务训练过的反共国特分子,张扶耕经常和他到河南接受反共任务并一起行动。他们在永年城东一带建立了反动的国民党组织,并为非作歹,欺压百姓。再说,我们是按上级党指示,长期潜伏在敌人内部,直至抗战胜利,现在不能暴露身份。经请示我军区副司令员赵海枫同意,韩荫亭带人捆住张扶耕,拉到后门外除掉了,张扶耕手下仅百人被俘。这样既为民除了害,又取得了日本人的信任,韩荫亭又能秘密的为党工作了。
(八)、鸣枪报信 我军突围
1941年冬,日伪军到永北扫荡,当时我县委、县政府、滏西支队住康庄,新八旅23团驻豆庄。拂晓,日伪军包围了豆庄,由于韩荫亭部提前鸣枪报信,我军听到枪声,有了准备,得以突围。
1943年夏,日本伪县长王贯英带领500多日伪军包围了赵目连村。敌人的情报是赵目连村住有抗日政府,王贯英准备分头包围。刚分开几分钟,韩荫亭就命令手下人员鸣枪,这时全村乱了阵,我们的人员都冲了出去。日本伪县长王贯英大发雷霆,对韩荫亭施加压力,要求追查是谁打的第一枪。后来由于是枪乱打一阵,结果无法查出谁先开的枪,事情不了了之。日伪军扑了个空,扫兴而归。
(九)、营救我军人员
1943年,邯郸抗日大队侦察班长望哲,被日本汉奸队长高树英扣捕,带到南沿村炮楼。韩荫亭知道后,给了高树英点钱,让他把逮捕的八路军交给韩处理。韩的理由是这个人很坏,我们要枪毙他。结果高树英要了钱后,就把抗日侦察班长交给了韩荫亭。然后韩荫亭让他的部下把望哲带到南沿村后,朝空中打了两枪,还说了一句打死了,走吧。就这样营救我军抗日人员。
(十)、乔装打扮 我银行人员脱险
有一次,日军到曲周县大河道四新寨村搜查八路军和形迹可疑的人。这时,韩荫亭发现有一个青年人与老百姓不同,如果不想法营救,青年人就要被捕。韩荫亭把他叫到跟前,给他说:你不要害怕,我的马背袋里有一套伪军服装,你穿上在我面前倒水,就说你叫某某。这青年听后,换上伪服,一直待在韩荫亭身边。日军到处搜查,也没发觉什么。日军走后,青年非常感谢韩荫亭的营救,并问尊姓大名,韩荫亭说:今天不给你谈。事后一个多月,通过赵海枫政委给韩荫亭送来一封感谢信,该青年是我冀南银行工作人员。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韩荫亭原八路军冀南三分区司令员,后来的中央军委空军政委高厚良说:“日本投降后,中共三地委和三分区认为韩荫亭同志已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应率部反正,参加八路军。”(高厚良著p194) 韩荫亭接到党的决定后,于1945年8月21日率领全体官兵400余人反正。三分区司令员高厚良特地从分区驻地赶赴永年迎接,并在大由村召开了欢迎大会,部队改编为八路军平汉支队,韩荫亭任司令员。后改为冀南军分区独立第三团,韩荫亭任团长。1947年9月随十纵队大军南下,先后任三十旅九十团团长、一七四师五二二团团长等职。指挥过数百次战斗,屡立战功。
(一)、塔寺桥痛歼日伪军
1945年8月24日,韩荫亭率平汉支队和赵海枫率滏西支队两个连在过永曲公路塔寺桥以北,与600多名日伪军遭遇,激战2小时,毙伤日军10名,伪军40名,缴获八八式掷弹筒6个。
(二)、强攻西大堤炮楼
1945年9月6日,韩荫亭率平汉支队,强攻西大堤炮楼。战斗半小时,将敌全部歼灭,碉堡烧毁,生俘伪匪18名,缴获步枪17支。
(三)、围攻西阳城伪军
1945年9月底,韩荫亭率平汉支队围攻驻守在西阳城的伪军刘璞400余人,刘被迫投降。
(四)、配合主力解放邯郸
1945年10月初,韩荫亭率平汉支队和三分区副政委赵海枫率34团一部,在临洺关洺河以北破坏铁路,监视石家庄之敌,配合主力解放邯郸,并对临洺关之敌实行包围。
(五)、攻克临名关车站
1945年10月,韩荫亭率平汉支队第二大队四连将临洺关车站攻克,歼敌一部,残敌100余人逃进临洺关城内。
(六)、解放临名关
1945年10月,韩荫亭率平汉支队在兄弟部队配合下对临洺关之敌实行包围。敌人多次反扑,均被我军击退,将临洺关攻克,敌付司令石振江带本部600多人缴械投降。是役毙伤敌参谋长徐长春以下官兵300余人,生俘敌团长樊良才、特别组长郑清河、付司令张凤梧、范增魁等以下官兵共2000余人。许铁英率其残部100余人从北门逃窜。从此,临洺关得到了解放。
(七)、攻克东桥
1945年12月18日,韩荫亭率平汉支队四个连强攻东桥炮楼,战斗一小时,歼敌一部,生俘83人,缴获轻机枪3挺,掷弹筒1个步枪50支,短枪3支,残敌逃进永年城,东桥被我攻克。
(八)、攻永年城北关
1946年1月11日,韩荫亭率独立三团配合六纵五十三团于夜间强攻永年城北关,因水深不能接近,即撤出战斗。
(九)、外围封锁 监视敌人
1946年1月17日,韩荫亭率独三团与永年、邯郸、鸡泽三个县大队在城外执行封锁监视敌人之任务。
(十)、击毙许匪二弟许长琪
1946年6月10日,韩荫亭率独三团与四旅11团对北关和东关实行强攻。占领了城北冰凌窖,攻占了东关,击毙许匪二弟许长琪,这次战斗共毙伤敌人320余名。
(十一)、水淹伪匪
1946年8月,韩荫亭奉命率独三团七连挖开滏阳河堤,淹永年城内伪匪。
(十二)、临漳北返 夺回东桥
1946年11月初,韩荫亭奉命南调。11月26日,600余名敌人占领东桥后四出抢掠,韩荫亭率独三团由临漳北返,23时向夏堤、下马头进攻,敌固守东桥。11月27日,东桥之敌遭独三团打击后撤回城内。这次战斗,毙伤敌30人,俘敌11人,缴获步枪6支,轻机枪1挺,掷弹筒1个。二团长李孟兆被我击毙。
(十三)、吕堤增援 击退敌人
1947年1月6日拂晓,敌300人向我吕堤八大队进攻,韩荫亭率独三团一个连增援,遭敌伏击,因地形不利,我退出战斗,后韩荫亭又集中两个营击退敌人。毙伤敌3人,我连长和战士各一人牺牲。
(十四)、南胡驾击退许匪袭击
1947年1月28日,许铁英派二营六连付连长郭凤林带匪徒5名,袭击南胡驾,被韩荫亭率领的独三团三营七连击退。
(十五)、伏击返城之敌
1947年4月12日,敌50人从曲周返回城内时,韩荫亭命独三团一个排伏击,毙敌2人。13日,韩荫亭命独三团三营伏击50名由东北方向回城之敌,毙敌3人,俘小队长1人。
(十六)、北堤口伏击
1947年4月15日,50名外出之敌,韩荫亭命独立团一营两个连在北堤口伏击,毙敌10人,俘2人,残敌逃回城内。
(十七)、陈义歼敌
1947年4月21日,敌1300余人分两股外出抢粮,一股由黑龙谭到陈义村,另一股强占北堤口,韩荫亭率独三团与永年、邯郸县大队进攻北堤口,将敌归路截断,在陈义与敌激战,将敌大部歼灭。毙伤敌200人,俘280人,缴获轻机枪9挺,步枪161支,掷弹筒1个,短枪5支,子弹6760发,炸药包120个,刺刀36把,夺回粮食五万斤,我独三团二营营长卢保仁等42名指战员英勇牺牲。
(十八)、修筑城外城 严密封锁敌人
1947年4、5月间,韩荫亭率独三团指战员,根据前段围城作战经验,首先加高了北大堤,使北大堤变成一道面向敌人的“城墙”。西、北两面是在大堤上修筑了1.3米高的胸墙,将堤坡内壁削陡;东、南两面是在水面外的地方修起一道低宽5尺、顶宽2尺、高1丈、30里长的封锁墙,墙外还挖了一道深3米、宽3米、长24里的壕沟;沿城四周共修大小炮楼59座,挖地堡170个。在其他部队配合下,一道环城54华里的“城墙”修成了。当时军区副司令员王光华称这为“城外城”
(十九)、阻击莲花口之敌
1947年4月21日,韩荫亭命独立团二营1个连配合肥乡县大队1个连在冯堤、南桥阻击莲花口之敌150余人,毙敌20人。
(二十)、北堤口设伏
1947年5月22日,韩荫亭命独三团二营付营长宋德兴带六连两个排在北堤口设伏,50名回城之敌遭我截击,激战两小时,敌向城内逃去,毙敌6人,俘1人。
(二十一)、北堤口歼敌
1947年6月16日,韩荫亭命二营六连在北堤口设伏,敌150余人出城,遭我突然打击,战斗半小时,敌即逃回,毙伤敌32人,俘2人。十六日晚,独三团,永年县大队在北堤口,将出城之敌击退。17日,韩荫亭命二营四连在北堤口东设伏,敌100余人出城,待敌接近后,突然开火,战斗半小时,敌逃回。
(二十 二)、西大堤歼敌
1947年6月17日,许铁英部200人外出,向驻防在西大堤的肥乡县大队进攻,韩荫亭率独三团连冲三次,均被击退,毙伤敌20人。18日,敌300人外出抢粮,在西大堤被韩荫亭率的独三团三营八连与邯郸县大队击退。毙伤敌10人。缴枪5支。
(二十三)、吕堤截击
1947年6月18日晚,韩荫亭率独立团在吕堤截击返城之敌,缴获粮食100余斤。
(二十四)、孙圈村击敌
1947年8月1日,敌10余人乘三只小船从城里外出,韩荫亭命独三团二营二连在孙圈村东南击退敌人。
(二十五)、南下中原 挺进大别山 转战豫南鄂北 进军华南
1947年9月1日,奉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命令,韩荫亭率领的独三团随十纵队大军南下,任三十旅九十团团长,开赴中原、挺进大别山、转战豫南鄂北、进军华南作战。
1947年11月底,十纵队挺进大别山,配合陈粟大军在外线作战。12月6日从河南个阳以南地区越过平汉铁路,向桐柏地区开进,先后攻克了桐柏、枣阳、泌阳、唐河、新野五座县城和一些重要集镇,歼灭了大批反动地方武装,摧毁了国民党地方政权。1948年6月,先后配合中原野战军主力进行宛西、苑东战役,并再次攻克邓县。7月参加襄樊战役。后配合江汉军区部队进行应城战役、平汉铁路破击战和樊城战役。继又再次解放老河口、襄阳、驻马店等城镇。至此,桐柏解放区与豫西、陕南、江汉解放区连成一片。
1949年2月中旬,第30旅改编为第174师,随即执行剿灭残匪,清理地方反动武装等任务,并配合江汉军区部队发起花(园)西战役。后又进军华南继续参加剿匪战斗。
五、新中国成立后的韩荫亭新中国成立后,韩荫亭历任林业工程第二师第四团团长,华南农垦总局处长,广东省农垦厅副厅长,广东省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农垦总局副局长等职,为农垦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建国初期,中南军区命令: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林业工程第一、二师和独立团2万名官兵为主体。还有从马来亚、印尼等地归国的华侨和难侨;从全国调进一批大专院校师生,作为技术骨干;在全国各地调进大批干部、医务人员,以及吸收本省大量农民和少数城镇店员、工人。在华南组建华南垦殖局。林二师四团团长韩荫亭,全力投入领导新中国橡胶生产基地的建设工作。
韩荫亭后来担任过广东省农垦厅副厅长、省农垦总局副局长,和万千胼手胝足的军垦战士们,高瞻远瞩,气吞山河,挑战陈规旧说,满怀对祖国的忠贞创造出人类的奇迹。
一代英豪,传奇名将韩荫亭,自从一九二九年在十三中投身于革命,一直战斗到一九七九年逝世,整整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光荣的革命生涯。 (韩坤峰)hkfhd@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