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胜镇
基本概况

永胜镇位于四川江油市西北方,与武都、新春、双河、北城等乡镇接壤,幅员面积达80.2平方公里,2000年现有人口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3万人,耕地面积达30862亩,人均占有耕地面为1.1亩,现有居委会1个,行政村17个,村民小组158个,森林覆盖率25.6%,农业总产值4933万元,增长率为8.8%,粮食总产量1.5万吨。重要农作物有:西瓜产量为4382吨,生姜产量为817吨,辣椒总产量为277吨,花生272.7吨,油菜籽1828吨,生猪出栏3.15万头。2000年镇财入284万元,生姜产量为817吨,辣椒总产量为227吨,花生272.7吨,油菜籽1828吨,生猪出栏3.15万头。2000年镇财政收入284万元,支出2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457元,2000年有集体企业7个,私营企业9个,个体工商业427个,企业总产值3460万元,年增长率为8.1%,社会零售商品总额为159.6万元。
永胜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3])
总人口
26741
男
13710
女
13031
家庭户户数
8296
家庭户总人口(总)
26722
家庭户男
13693
家庭户女
13029
0-14岁(总)
5251
0-14岁男
2739
0-14岁女
2512
15-64岁(总)
19506
15-64岁男
9973
15-64岁女
9533
65岁及以上(总)
1984
65岁及以上男
998
65岁及以上女
986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6386
产业发展粮食生产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其中水稻品质优良。成立了西瓜协会,2000年发展西瓜四千余亩,产值达1300万元,外销商品仔猪3。72万头,商品猪3。15万头,出栏肉兔4036万只,小家禽70万只,养殖业总产值实现2200万元,投资188万元,(包括以劳折资)实施“川中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新建渠道1。2万米,改善灌概面积7700亩。 乡镇企业发展:2000年新发展私营企业2个,个体工商户49个,企业从业人员从1716人上升为2005人,完成工业总产值362万元,增长6。1%,销售收入完成2705万元,增加20。6%,上纳国家税金101万元,增加11%,净利润181万元,增加37。1%,主要产品有:机制砖、粮食加工、服装加工、水泥制品等。 劳务输出:在省内外有劳务输出基地9个,2000年长期输出劳务人员4703人,短期输出劳务人员1480人,占全镇农村劳动力33%,完成劳务收入1483万元,外出务工人员人均纯收入2656元,占全镇人平纯收入519元。 教育:到2000年止,建有幼儿园1所,入园儿童75人,完小二所,村小15所,入学儿童3553人,教师109人,初中一所,入学人数为959人,教师有49人。2000年镇政府投入55万元,为永胜初中开工建设教学楼一栋。医疗卫生:到2000年止建有卫生院二个,床位三十张,43名医护人员,其中永胜卫生院能开展剖腹产、阑尾切除等大、中型手术,为一级甲等医院。
旅游资源
2001年永胜充分利用本镇的自然景观资源优势,认真策划、规划,以观光生态农业和蒲家沟自然景观为开发项目的生态旅游,鼓励有条件的单位、个人在自然景观内投资,按总体规划要求建设。2001年私人投资3万余元,新增旅游房3处。在电力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资20余万元,牵通了照明和动力电。天佛山旅游风景区,位于永胜镇向家沟水库,方圆近5平方公里,内有自然景观,神风洞以及自然天生佛象等景观,又称倒座观音,目前已成立天佛山管理委员会,有公路直接通往景区,.景区内可供游玩住宿,镇政府已达成协议,引进外资,开发观光型农业。
境内多丘陵山岗,西南高而东北低,地势呈缓坡状。最低处幸福洼坝海拔仅126.3米,为邵阳市最低处。站在海拔383米的梅子岭上,可见“巍巍佘湖峰回转,衡阳雁去一线天”之胜状。石辉、光冲、张家三水库似九天坠落于崇山峻岭中的明镜,粼粼波光,水天一色,美景不可胜收。境内有石灰岩地形,多溶洞,石辉的“光山洞”和仁塘的“群仙岩”,主洞如天庭之空阔,似宫殿之富丽,可容纳2千人,保善的“飞龙洞”是邵东的旅游景点,洞内有长达4米突兀于绝壁上的石化龙,有首无尾,青鳞片片,鬼斧神工。四方游客云集于此,文人雅士为之叫绝。大黄公路横亘全镇东西,上抵邵东县城,为西南咽喉要道,下锁水东汪塘,是东南双邵衡入境之纽带。村级公路皆以它为脉,交错成网,吸引着八方行人前来瞻仰邵阳市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团山烈士陵园。地处双邵交界的雷祖山巅的“雷祖殿”坐落于托塘村内,据传是明代所建,“大跃进”时已全毁,现被民间整修,归属邵东佛教协会管理。三圣村的“辖神殿”为清代所建,1998年两殿已被列为镇古迹开发项目。
农业矿产名优特产团山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主产水稻、兼产小麦、红薯、大豆、花生、油菜、马铃薯等,是邵东县重要粮食作物生产基地。镇政府成立“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设立一定的开发基金,同各村委会、生产组签订“多措施大增产”责任状,并分片、分村大搞“稻田示范样板”,兴办优质米加工企业,保证加工质量,创造团山品牌,实现“企业+基地”,“产+销”一条龙。境内池塘养鱼历史悠久,味道鲜美的“太平鱼”闻名遐迩,常年产鱼1.5万吨,2000年泉塘村稻田养鱼被邵东县畜牧水产局定为全县示范点。经济作物多,黄花菜是特产,种植面积4256亩,年产5000吨以上,畅销海内外,素有“黄花之乡”盛名。境内富有煤炭资源,探明储量过1千万吨,主要分布在东红、利民、双江和崇山铺陵家区段,产煤畅销双峰、衡阳、祁东及本县范围内。双江杨梅山区段,还蕴藏大量的铁矿正待开采。[1]
文化事业2009年6月11日上午,我市永胜镇龙宫村小学落成典礼在本校隆重举行。市教体局局长缑扬木,捐建人王思俊先生,永胜镇人民政府镇长武功林出席落成典礼。 市教体局局长缑扬木向王思俊先生的无私援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永胜镇龙宫村小学”的落成表示热烈祝贺!向付出辛勤劳动的建设者表示亲切的问候! “5.12”特大地震,使永胜镇龙宫村小学遭受了巨大破坏,校舍损毁,全校学生失去了昔日快乐生活的校园。在这危难关头,王思俊先生充分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出资67万余元捐建江油市永胜镇龙宫村小学,解江油教育之难,帮江油学子之困,极大地增强了江油人民重建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希望永胜镇龙宫村小学老师们严谨治学,奋勇争先,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在新的教育征程中再创辉煌。希望同学们要心怀感恩,刻苦学习,早日成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建设家乡!
捐建人王思俊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王思俊先生郑重承诺,将不断努力,继续支持家乡的恢复重建,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为家乡的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