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昕
郑昕(1905—1974),原名秉壁,字汝珍,安徽庐江县人。少年在家乡读书,民国15年肄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民国16年初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哲学系,民国18年转入耶拿大学哲学系,在布鲁诺·鲍赫教授指导下专攻康德哲学。民国21年秋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建国后,任北大教授兼哲学系主任、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哲学专业组副组长、中国哲学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学术委员,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郑昕早年受“五四”运动思潮影响,同情中国革命,关心民族解放斗争,民国15年在广州随同孙炳文从事革命工作,多次参加集会活动,留学德国时与旅德共产党人联系,参加工人运动和集会游行。他从德国报纸得悉孙炳文在上海遇难时,悲惯至极,在《语丝》发表悼念文章。建国后,在研究康德哲学的同时,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致力于思想改造,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各项革命活动,勇于批判自己潜心研究的康德哲学,撰写了有独到见解的《解决唯心主义》论文。郑昕30余年从事康德哲学研究,同察脉络,掌握精髓,阐发透彻,著有《康德学述》、《康德哲学批判》、《真理与实在》等专著。1974年在北京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