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烘
冬烘
dōnghōng
[shallow but pedantic] 糊涂懵懂;迂腐浅陋。含讽刺意
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因话录》
冬烘先生
1.迂腐,浅陋。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误放》载: 唐 郑薫 主持考试,误认 颜标 为 鲁公 (颜真卿)的后代,将他取为状元。当时有无名氏作诗嘲讽云:“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 颜标 作 鲁公 。” 宋 范成大 《冬日田园杂兴》诗之十:“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钱买酒廻。” 金 王良臣 《送任李二生赴举》诗:“主司不是冬烘物,五色迷人莫浪忧。” 清 李渔 《巧团圆·伤离》:“那一日舟中分别,是我自己头脑冬烘,不曾讲得实话,贻害不小。”
2.见“ 冬烘先生 ”。
3.含谦虚的意思。
“冬烘”的词源颜真卿是唐代杰出的民族英雄、著名书法家。“安史之乱”爆发时,颜真卿任平原太守,率先领导义兵抵抗叛军,附近十七州同日响应,推真卿为盟主。后官至刑部尚书,被封为鲁郡开国公,所以后人称他为“颜鲁公”。后淮宁军节度使李希烈叛乱,真卿被朝廷任命为淮宁军宣慰使,前往劝谕。李希烈多次威胁利诱真卿做伪官,真卿坚决不从,并破口大骂叛贼,被李希烈缢杀。颜真卿以其刚正不阿、忠君爱国的高风亮节,赢得后人的无限敬仰。唐宣宗时候的礼部侍郎郑薰,品行方正、忠君意识浓厚,特别敬重颜真卿的为人。有一年他主持科举考试,考生中有个人叫颜标,郑薰误认为是颜真卿的后代。其实颜标的文章并不怎么样,但出于对颜真卿的崇拜以及为了激励世风、宏扬忠烈,郑薰竟将他录取为头名状元。后来颜标向主司(即主考)谢恩时,郑薰问起他家庙院(古时候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祭祀先辈的祠堂)怎样,颜标回答说:“学生家境贫寒,并无庙院。”郑薰这才恍然大悟,知道办错了事,后悔不迭。但此时已经放榜,无法纠正了,只好默不作声。此事后来终于传扬开来,有人编了两句顺口溜嘲笑郑薰:“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注:冬烘的含义由薰字而来,因为薰有烘烤、熏蒸的意思。这里是以郑薰的名字讥笑他头脑昏热、神志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