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岛浪速

川岛浪速(1865~1949)号风外山人,出生于日本信州。1880年受日本“兴亚会”影响,选定中国为安身立命之地,并报考东京外语学校,选学汉语。1886年9月,潜入中国上海,参与刺探中国华东地区海防情报。因其略通兵要又精于测绘,所获情报极受日本军部重视。1888年,他以“满蒙独立”、分裂中国为个人政治目标,并于翌年2月孤注一掷地北上去为之奋斗,途中因病抱恨回日本。
甲午战争中,川岛浪速充任日本翻译,随日军入侵过山东、台湾等地。甲午战争后任台湾官吏,1900年随日军开赴天津。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出面劝降,迫使清政府弃守北京,因此功被任命为故宫监督。嗣后,出任日军占领区军政事务长官,蓄意保护满蒙贵族府邸,由此与肃亲王善耆开始交往。1901年4月,出任日本在北京办的“北京警务学堂”总监,培训清军送来的预备巡警。同年6月,被清廷庆亲王奕劻借用,任清政府新设的北京警务厅总监督,按日本警视厅制度全权管理警务治安,给予“客卿二品”待遇,与清朝贵族阶层深相结纳,权倾一时。1906年,与肃亲王善耆结拜为义兄义弟,二人沆瀣一气,积极策划分裂中国的“满蒙独立运动”。
辛亥革命时,川岛浪速阴谋建立“北清帝国”,以对抗革命军北上,因失去日本外交支持,阴谋破产。1912年1月底,他把善耆及家眷带出肃王府,于2月2日将善耆乔装打扮成商人,派人护送到旅顺。之后支持善耆成立宗社党复辟清王室,并积极寻求日本军部和关东都督府的支持,以旅顺为基地搞“满蒙独立运动”,企图建立一个日本控制下的“满蒙王国”。
1912年,由于中国南北议和,局势有变,日本政府改变立场支持中国北洋政府,至1912年6月“第一次满蒙独立运动”失败。川岛浪速不甘心,于同年8月发表《对华管见》,再次鼓吹“满蒙独立”。1914年4月,日本大隈内阁执政,川岛浪速的“满蒙独立”阴谋又获得日本政府支持,于是,宗社党东山再起。在川岛浪速的一手操纵下,宗社党开始在大连、安东、貔子窝等地网络土匪,将土匪伪装成劳工,集中于大连,建立了“满洲特殊部队”勤王军,鼓噪起“第二次满蒙独立运动”。勤王军共2800余人,分编为三个团,屯扎在大连寺儿沟、小寺油坊等地进行训练,待机起事。当时,川岛浪速亲任勤王军总帅,任用日俄战争时期参加过“特别任务班”的日本军人和大陆浪人为骨干。为扩大举兵势力,笼络蒙古马队首领巴布札布所部3000余人为主力,他将养女川岛芳子(善耆之女儿,原名金壁辉)嫁给巴布札布之子甘珠尔札布为妻。1916年3月,他在大连设立举事指挥部,预定6月中旬进攻奉天。不想,袁世凯于同年6月6日突然猝死,日本政府转而支持继任者黎元洪,遂阻止川岛浪速等人实施满蒙举兵计划。同年7月中旬,川岛浪速的勤王军被日本政府解散,巴布札布本人也被奉军击毙,“第二次满蒙独立运动”宣告失败。
1918年前后,川岛浪速以肃亲王善耆生计为名,与关东都督府商请,在大连要到一块地皮,并开办大连露天市场亲自经营。1922年善耆病死后,该露天市场逐渐落入川岛浪速一人之手。1943年,他将该市场以125万元售出,携大半款回日本,1949年病死在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