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蒲公草

名称: 蒲公草。

别名: 山鸭舌草(潮安、潮州、汕头)、鸭舌草(海丰)、剪刀菜(潮安、潮州、揭阳)、黄花地丁(汕头、南澳、惠来、海丰)。

形态:本品为菊科蒿苣属多头蒿苣。生于山埔田野路旁沙地。一年生草本。质柔弱。茎细中空,株高尺许。基生叶带形或披针形,长三、四寸,全绿或有深裂,茎生叶披针形,基部抱茎,有矢状耳,全绿。春季开花,头状花序,花冠黄色,全为舌状花,有花十余朵,花茎分枝,近似散形花序。瘦果褐色,有极明显纵,冠毛丰富,白色。

性味:味苦甘,性寒,无毒。

效能:内服清热解毒凉血散结;外用消炎退肿。入脾肺经。

主治:肺热喉痛,皮肤风疹;外治皮肤疮疡肿毒,疗疮,便毒,妇人乳痛,目赤肿痛。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