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刃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游刃”是用作擅长、精通的典故,源于《庄子.养生主》。

战国时,魏国有个高明的厨师,人们称之为庖丁。他为梁惠王宰牛,动作协调敏捷,声音和谐。梁惠王惊奇地问他其中的原因,庖丁回答说:“我喜欢追求事物的规律,把它用在宰牛的技巧上。我开始宰牛的时候,看到的是整牛,不了解牛体的结构,无从下刀。3年后,对牛体了如指掌,不再把牛看成一个整体,现在,我能凭自己的心理来指挥手脚操作了,按照牛体结构入刀。就会得心应手,操作自如。技术高明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因为是用刀割;一般厨师,一个月换一把刀,因为他是用刀砍。而我这把刀已经用了19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然而刀锋仍像刚磨的一样。牛的骨节间有一定的空隙,而刀口却薄得几乎没有厚度。用没有厚度的刀锋插进有空隙的骨节,当然绰绰有余。”梁惠王看后非常高兴,因为他从中悟出了一些修身养性的道理来。

唐代李华《著作郎壁记》里运用了这个典故:“胡谕德游刃诗骚,崔庶子贯珠今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