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7200年前人类在此农耕渔猎,繁衍生息,创造出新乐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的重镇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36郡,沈阳隶属辽东郡

西汉时期沈阳已具有城市轮廓,称为“侯城”

唐代改称“沈州”

辽代,向沈州移民,并修筑土城,生产随之发展

金代,仍沿用“沈洲”之名

1296年元代重建土城,改沈洲为“沈阳路”,归辽阳管辖。由于沈阳地处沈水(浑河)之北,以中国传统方位论,即“山北为阴,水北为阳”,故改沈洲为沈阳。从此,“沈阳”这一名称正式出现在史料上,距今已有702年的历史。

1386年明朝改称“沈阳路”为“沈阳中卫”

1625年清太祖把都城从辽阳迁到沈阳,并在沈阳城内着手修建皇宫(今沈阳故宫)。

1634年清太宗皇太极改称沈阳为“盛京”

1644年清朝迁都北京后,沈阳为陪都

1657年清朝以“奉天承运”之意在沈阳设奉天府,沈阳又名“奉天”

盛京1625~1644为后金(清)都城,,即今辽宁省沈阳市。明洪武二十年(1387),曾在此置沈阳中卫,属辽东都指挥使司管辖。天命六年三月,努尔哈赤占沈阳。四月,由兴京迁都辽阳,是为东京。十年又自辽阳迁都沈阳。

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死,清太宗皇太极即位于此,扩建沈阳城并营建宫殿。天聪八年改沈阳为盛京。顺治元年(1644)清军入关,定都北京,盛京改为留都。陆续设户、礼、兵、刑、工五部,各部设侍郎,置内大臣为总管,留守盛京。三年,改内大臣为镇守昂邦章京。康熙元年(1662),改镇守昂邦章京为镇守辽东等处地方将军。四年,改称镇守奉天等处地方将军。乾隆十二年改称盛京将军,主要负责当地军政事务﹐并兼管奉天府尹事务大臣﹐监督府尹。光绪三十三年 (1907)罢奉天将军,改设巡抚。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