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为上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3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词目 走为上计

发音 zǒu wéi shàng jì

释义 遇到强敌或陷于困境时,以离开回避为最好的策略。

出 处 《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原 文 敌势全胜,我不能战,则:必降;必和;必走。降则全败,和则

半败,走则未败。未败者,胜之转机也。如宋毕再遇与金人对垒,度金兵至者日众,

难与争锋。—夕拔营去,留旗帜于营,豫缚生羊悬之,置其前二足于鼓上,羊不堪

悬,则足击鼓有声。金人不觉为空营,相持数日,乃觉,欲追之,则已远矣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8回:“却才宋押司也教我们~,却是走那里去好?”

近义词 走为上策

歇后语 三十六计

用计时刻

一、大难将至。不敌,未知能敌否。

二、地形利于敌,因而引敌入胜。或拉长敌军补结线。

用计条件

一、退之利(如果退之后不能解决问题或者没有利,那不如不退。所以要确切退之后的形式对自己有利,最少是无害)

二、退之力(自己有没有能力退,没有能力退那一切都是空谈。)

三、退之法(也可以叫退之路。怎么退,走哪条道。这一条是为了一、二、两条服务的。)

四、退之后(退完之后总不能坐以待毙吧!总得想反攻吧)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