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泻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3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泽泻科

分类地位:泽泻科(Alismataceae)是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泽泻亚纲的一科。对该科在系统学上的位置有不同意见,有不少人认为该科为单子叶植物中最原始科之一。但从维管束解剖学上看,导管上具有单孔或多孔,已具有相当的进化特征。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有根状茎。叶大多数基生,直立或浮水以至沉水,泽泻叶随生活习性有种种形态。花有花梗,生于花茎上成总状花序,或生于花茎的轮状分枝上成圆锥花序,两性或单性,整齐,萼片3,花瓣3,雄蕊6至多数,稀3,花粉粒常球形,有多面体,具圆孔,外层与内层同厚,或外层较厚,孔有9~29,稀2~3,心皮分离,6至多数,稀3,子房上位,1室,有1倒生胚珠,稀较多。瘦果,稀蓇葖。种子无胚乳,胚马蹄形。染色体基数x=5~13。

种属分布:有13属90种,广布于各地,生水中或沼泽地。中国有5属13种,南北均产。习见的有泽泻属(Alisma Linn.)、慈姑属(Sagittaria Linn.)、毛茛泽泻属(Ranalisma Stapf.)植物。

价值:泽泻俗名水药菜。野生及栽培。地下块茎近圆球形,长4~7厘米,直径3~5厘米,块茎中含有泽泻醇A、泽泻醇B等5种三萜类化合物以及挥发油、有机酸、1种植物甾醇、1种植物甾醇苷、树脂、蛋白质及大量淀粉,功用利水泄热。叶亦可治乳汁不通。慈姑多年生水生草本,常栽培,有匍枝,枝端膨大的球茎供食用,也入药,功用益肺化痰,清热解毒。

化石:在北极圈的第三纪地层中有泽泻属、慈姑属的果实残部化石。欧洲中部第三纪中新世地层中出现类似泽泻属、慈姑属、泽苔草属(Caldesia Parl. )的化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