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茄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红茄苳

Rhizophora mucronata Poir.

别名: 茄藤(台湾)

分类:红树科、红树属

描述:乔木;树皮褐色,有纵裂皮孔;支柱根下垂入地。叶阔椭圆形至矩圆形,长10-16厘米,宽5-10厘米,顶端钝尖或短尖,基部楔形,中脉和叶柄均绿色;叶柄粗壮,长2.5-5厘米;托叶长5.5-8.5厘米。总花梗从当年生的叶腋长出,约与叶柄等长,有花2至多朵;花具短梗,基部有合生的小苞片;花萼裂片卵形,长12-15毫米,宽5-7毫米,淡黄色;花瓣比花萼短,边缘被白色长毛;雄蕊8,4枚瓣上着生,4枚萼上着生;子房上部圆锥形,突出花盘外,长2.5-3毫米,花柱不明显,长0.5-1.5毫米,顶端浅2裂。成熟的果实长卵形,顶端收窄,基部粗糙,暗褐绿色,长5-7厘米,直径2.5-3.5厘米;胚轴圆柱形,粗糙,长36-64厘米,直径1.8厘米。

【药 名】:红茄苳

【来 源】:为红树科植物红茄苳的树皮。

【功 效】:敛肺止咳、涩肠止泻。

【主 治】:可治肺虚久咳。用于久泻久痢、泻痢日久、气陷肠滑。

【性味归经】:酸、涩,寒。入肺、大肠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6一12克,水煎服。

【别 名】:栲皮(《亨利氏中国植物名录》)、茄藤、王跤梨(台湾)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南部和海南。

【拉丁名】:Rhizophora mucronata Lam-Roxb, non L.

【考 证】:始载于《中国树木分类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