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螺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酱油螺蛳

酱油螺蛳

螺蛳(音luósī),学名田螺,又称蛤喇蚰子。我国南北各地都有吃螺蛳的习惯,但做法不一,而济南的酱油螺蛳更是受到人们的青睐。

提起吃螺蛳,应说一说济南当年的“螺蛳山”。解放初,人民商场西南部堆有一座小土山,山下是做买卖的,山上是说书卖艺的,山四周一拉溜儿摆开卖酱油螺蛳的小摊,足有数十家之多。按照当地卖螺蛳的习俗,摊主不准叫卖,他们只是用勺子在盆里上下不停地翻动煮好了的酱油螺蛳,发出吱啦吱啦的响声,以示“我的酱油螺蛳是最好的,都来买吧”。

老济南人对吃酱油螺蛳很挑剔,在入座前先看个头是否均匀,用勺子挖上些来闻闻,再看螺蛳外壳顶部剪洞了没有,里面所配的作料有哪些,才最后选好入座。吃时,取针一枚,手上拿螺蛳一个,先用嘴一吸,顿感香味浓郁,咸辣适口,再拨去厣,挑出肉食之。挑吃所用的“针”早年是用薄的白、黑铁皮剪成长三角形的铁片,解放前后改用手工织布机上的织针,后又变成大粗针,现在是用竹制的牙签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