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房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3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塌房税

塌房税是一种通过税性质的商税,始于洪武年间。洪武初,明太祖定都南京,这时的南京,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商贾云集,买卖兴隆,但住房拥挤,无空地,商贾货物无栈房可以贮存,只得“或止于舟,或贮城外”。于是,太祖命于南京城西三山等门外,濒水之处,建造房屋,供商人贮藏货物及猪、羊等牲畜,称为塌房。凡是到南京的商货都贮藏在此,买卖交易也于此处进行。当时尚未征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开始按商税三十而一的税率,对贮存于塌房的货物课税,税为“塌房税”。

塌房税在明朝并未普遍征收,只存在于南、北二京,其他地方没有开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