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俛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萧俛:(公元?~842年),字思谦,祖籍南兰陵,著名唐朝丞相。

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拜相,萧氏唐朝拜相第六人,字思谦,唐肃宗朝宰相萧华之孙。

萧俛为萧华之孙。唐贞元七年(公元791年),以进士入仕,历任翰林学士、太仆少卿。唐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进御史中丞,袭爵徐国公(曾祖萧嵩封爵)。唐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唐穆宗李恒即帝位。萧俛迁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萧俛为相,重惜名誉,嫉恶如仇。四川节度使王播以重金贿赂宦官,欲为宰相。萧俛多次力排众议,而唐穆宗听信偏言,遂辞相位,后改任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太子少保等。

唐大和元年(公元827年),唐文宗李昂即帝位,诏进萧俛为左仆射兼太子少师,萧俛以年老多疾,辞不受。

萧俛初有大志,愿以自己才智奉献当朝,曾献《太平策》一篇,主张偃武习文,以仁义治天下。后因见宦官弄权,官场腐败,不愿再入仕途。后人评他为“贞独疾恶,不为利回,而以夷、惠拟之,俾之经纶,则其道至矣”。

萧俛退休后,在离洛阳百里的济源县境的王屋山下,建房屋一幢,逍遥山林,以读书咏诗安度晚年。

萧俛于唐会昌二年(公元842年)谢世,终年七十余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