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柱菊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裸柱菊 拉丁文名:Solivaanthemifolia

鉴别特征:极矮小。茎短于叶,平卧。叶互生,具柄,长5~15cm,2~3回羽状分裂,裂片线形,再3裂或不裂,被长柔毛或有时近于无毛。头状花序无梗,集生于贴近地面的茎顶部,近球形,直径6~12mm,总苞片2层,长圆形或披针形,边缘干膜质。边缘雌花多数,无花冠,结实;中央花两性,少数,黄色,花冠筒状,常不结实。瘦果倒披针形,扁平,有厚翅,顶端圆钝,有长柔毛。花柱宿存。

生物学特性: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生于荒地、田间及路边,或为菜地、花圃和花坛中的杂草。花果期全年。种子繁殖。

原产地:南美洲;全世界温暖地区归化。

中国分布现状:广东、香港、海南、台湾、福建、江西、浙江、湖南。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12年在香港发现。常见的田间杂草,危害麦类、蔬菜和油菜,大量生长时与农作物争夺养分,影响产量。

控制方法:人工铲除和除草剂均可用于控制,常用的除草剂如72%的2,4-D丁酯,每公顷用600~750mL,兑水450~600L喷雾,如用72%的2,4-D丁酯和溴苯腈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