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风毛菊

草地风毛菊
学名:Saussurea amara (L. )DC.
别名:驴耳风毛菊、羊耳朵
科属:菊科,风毛菊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2-85厘米。根细长,褐色。茎直立,通常单一,稀少数,在上部分枝,有棱槽,无翅,稍被毛或近无毛,通常粗糙。叶绿色,下面稍淡,粗糙,被白色绒毛和多数黄色近尖的瘤状突起;基生叶和茎征部和长柄,叶片卵状长圆形长圆状披针形,长5-20厘米,宽2-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渐狭成柄,全缘或具缺刻状或波状齿;向上叶渐小,有短柄或无柄,长圆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有时具叶耳,稀稍下延,头状花序通常多数,生于茎枝顶端,排列成比较紧密的伞房圆锥花序,稀单一生于茎端;总苞钟状,长1-1.8厘米,直径8-12毫米,被白色蛛丝状柔毛和短柔毛;总苞片4-5层,覆瓦状排列,外层总苞片小近披针形,顶端具暗绿色,椭圆形或长圆形,沿缘有细齿或3裂的附属物,中间总苞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顶端附属物膜质、圆形、粉红色,沿缘有齿,内层总苞片线形,顶端具窄的附属物或无附属物;小花四化建设红色或淡紫红色,稀白色,长达1.4厘米,细管部长达9毫米,增宽的檐部长5毫米,檐部先端5裂,裂片线形,长约3毫米。瘦果圆柱形,长约3毫米,褐色,无毛;冠毛2层,白色,外层刚毛短,多数,长短不一,长达1.5毫米,糙毛状,宿存,内层刚毛羽状,长达1厘米。花果期7-9月。
环境:生于河湖岸边的盐碱地、河滩草地、荒地、沙、路边等,海拔990-1220米。
产地:产阿勒泰、吉木乃、哈密等县市。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其他省区;欧洲、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斯斯坦也有。
同属植物:庐山风毛菊(S. bullockii);雪莲花(S.involucrat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