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间质性肾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疾病名称急性间质性肾炎(肾内科)

疾病概述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突然发生的以肾间质炎症水肿、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呈不同程度退行性变伴肾功能不全的一个综合征(A-TIN),习惯上简称急性间质性肾炎(ATIN)。因为本病肾小球和肾血管大多数正常,故与人们习惯称的肾小球肾炎(简称肾炎)不同。 本病常见的病因是感染和药物,另外部分患者寻找不出特异性病因而称之为特发性急性间质性肾炎。本病没有明显的地区分布,除药物性急性间质性肾炎与使用某种药物有关外,感染性或特发性急性间质性肾炎,都以女性比男性高,尤其常见于中青年女性,但老年男性发病率也很高。本病90%的患者是可治的,而病理损害较重或治疗不及时、治疗方法不当者,可遗留肾功能不全而造成永久性肾功能损害。

临床表现1.有或无用药史,若有用药史则用药后出现皮疹或红斑。

2.突然发热,寒战或畏寒、腰痛或关节痛。

3.肉眼血尿或显微镜下血尿。

4.蛋白尿:多为轻、中度。

5.尿少,甚至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

6.全身过敏表现。

诊断依据1.细菌感染急性肾盂肾炎的表现。

2.有过敏药物使用史,1-2周后出现全身过敏的反应、皮疹、血尿、蛋白尿。

3.短期内出现肾功能减退,又排除其他原因所致。

4.外周血及尿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治疗治疗原则:1.抗感染疗法针对感染性急性间质性肾炎; 2.去除病因; 3.免疫抑制剂的使用; 4.支持疗法,治疗合并症,肾功能不全者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用药原则:1.若患者是药物性间质性肾炎应立刻除去病因,如停用有关药物,抗过敏治疗,免疫抑制治疗。 2.若为感染所致急性间质性肾炎,则以抗感染治疗为主,抗感染也宜按病情轻重、缓急选用口服、或肌注、静注,先选价廉抗菌药,无效再选价高一些药物。 3.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应采用血液净化疗法及其他相应措施。 4.若已转为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C-TIN)则按C-TIN处理。对体质极差者可选用人血白蛋白支持疗法。

疗效评价:1.治愈:症状消失,尿常规、肾功能恢复正常; 2.好转:症状消失,微量或少量尿蛋白、尿RBC<5/HP; 3.未愈:经治疗,未达到好转标准。

预防常识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ATIN)与肾小球肾炎(平常人们所说的肾炎)不同,轻者不易被发现、重视,重时(尤其急性肾功能衰竭)又未考虑为A-TIN引起,因此,要增强人们对A-TIN的诊断意识,作为患者则要提高警惕,一旦怀疑应到医院检查,以免延误诊断,错过治疗时机。经过及时正确的治疗,90%A-TIN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治疗及预后

一、停用致敏药物 去除过敏原后,多数轻症急性间质性肾炎即可逐渐自行缓解。

二、免疫抑制治疗 重症病例宜服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每日30--40mg,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共服用2-3个月,能够加快疾病缓解。激素的使用指征为1、停用药物后肾功能恢复延迟;2、肾间质弥漫细胞浸润或肉芽肿形成;3、肾功能急剧恶化;4、严重肾衰透析治疗。为冲击疗法或口服。很少需并用细胞毒药物。

三、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竭病例应及时进行透析治疗

急性间质性肾炎的预后较好,大多数为可逆性,少数病人可遗留肾损害,并发展为终末期肾衰。其预后主要与疾病的严重程度、肾功能状况、肾间质浸润的程度、急性肾衰的持续时间和年龄等有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