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作者: (日)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isbn: 753273000

页数: 450

定价: 23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02-12-1

简介本书是村上春树最重要的小说之一,与《挪威的森林》、《舞舞舞》合称为村上春树三大杰作。1996年曾由漓江出版社出版,共印42000册,在读者中已有较大影响。小说共40章,单数20章“冷酷仙境”,双数20章为“世界尽头”,这种交叉平行地展开故事情节的手法是村上春树小说的特征,而本书是这种特征最典型的体现。“冷酷仙境”写两大黑社会组织在争夺一个老科学家发明的控制人脑的装置,老人躲到了地底。主人公“我”是老人的实验对象,他受到黑社会的恐吓,在老人的孙女帮助下,经过了惊心动魄的地底之旅,好容易找到老人,却被告知由于老人的计算错误,他24小时后离开人世,转往另一世界即“世界尽头”。“我”回到地面上, 与女友过了最后一夜告别,然后驱车到海边静候死的到来。“世界尽头”是另一番景象,这里与世隔绝,居民相安无事,但人们没有心,没有感情,没有目标。“我”一直想逃离这里,但在即将成功时选择了留下,因为“我”发现“世界尽头”其实是“我”自己造出的。本书想象力奇特,艺术水准高超,情节极其荒诞而主题极其严肃,用变形的手法写出人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混乱现状逃避无门的真实心态。

作者简介村上春树(1949-),日本小说家。曾在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戏剧科就读。1979年,他的第一部小说《且听风吟》问世后,即被搬上了银幕。随后,他的优秀作品《1973年的弹子球》、《寻羊冒险记》、《挪威的森林》等相继发表。他的创作不受传统拘束,构思新奇,行文潇洒自在,而又不流于庸俗浅薄。尤其是在刻画人的孤独无奈方面更有特色,他没有把这种情绪写成负的东西,而是通过内心的心智性操作使之升华为一种优雅的格调,一种乐在其中的境界,以此来为读者,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提供了一种生活模式或生命的体验。

评析小说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别开生面,出手不凡。小说依照两条乍看不相关的平行线向前铺展:一为冷酷仙境,一为世界尽头。冷酷仙境以东京大都市为舞台,展开一场波谲去诡的现代信息大战,场面时为高楼林立的地上,时而转入阴冷森黑、山险水恶、“夜鬼”出没的地下,可谓狂澜迭起,险象环生,科学狂人们为了获得足以控制它们思维系统的计算数据,努力读解“头盖骨”之谜,以图称霸世界,而在世界尽头,则别有洞天。山川寂寥,村舍井然,人们相安无事,只可惜人无身影,无记忆,也无心。男女可以相亲却不能相爱,爱需要心,而心已被嵌入独角兽的头骨化为“古梦”,于是我每天读梦不止。

这是一部极富虚幻色的厅思妙想之作,将极为荒诞的构思与极为严肃的主题巧妙揉合在一起,寓庄于谐,虚实相生,堪称一幅经过变形处理的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们虚幻心态的绝妙缩景。

序言不少读者表示看了他的书会想反覆看好几次,并继续收集他所有作品的各种版本,并迫不及待的要问,有没有他的新作译出?为什么他的有些旧作还没有看到译本?例如《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确实,在村上春树的作品中,《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在许多方面都具有特殊意义。对村上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本绝对不可或缺的作品。因为它是村上春树作品中最长的一部大作,是他花费最多心血,并获得“谷崎润一朗”文学奖的作品。村上春树是战后出生的作者中获得这项崇高殊荣的第一位。——译序(节选)

节选影子住的地方是在街和外面世界的所谓中间地点。我没办法出去外面的世界,影子没办法进到街里面。因此“影子广场”就是失去影子的人和失去人的影子能够见面的唯一场所。从门房小屋的后门走出去的地方就是影子广场。虽然说是广场其实只是名字这样而已,并没有特别宽广的基地。比普通人家的庭院稍微宽一点,周围还围着森严的铁栏杆。门房从口袋拿出钥匙打开铁门,让我们走到里面,然后自己也进来。广场是个端整的正方形,尽头就是围着街的墙。角落里有老榆树,树下放着简单的长椅。不知道是活着还是枯死了,焦焦白白的榆树。墙角里有用旧砖瓦和木材拼拼凑凑起来的小屋。窗子上没有玻璃,只附有上推式的木板而已。从看不见烟囱来推断,大概也没有暖炉设备吧。 “你的影子就是睡在那边。”门房说。“其实没有看起来那么不舒服。既有水,也有厕所,还有地下室,那里风就吹不进来了。虽然不能和饭店比啦,但是挡风是绝对够了。要进去看吗?” “不,在这里见面好了。”我说。由于门房小屋里严重发臭的空气,使我的头好痛。就算稍微冷一点,但还是能吸到新鲜空气的地方好多了。 “好吧,我这就去带他来这里。”门房说着,一个人进到小屋里去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