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椴

海南椴(Hainania trichosperma Merr.) ,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分类:锦葵目--椴树科--海南椴属
描述: 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5米,树皮灰白色;嫩枝密被灰褐色茸毛,老枝暗褐色,秃净。叶薄革质,卵圆形,长6-12厘米,宽4-9厘米,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微心形或截形,上面无毛或近无毛,下面密被贴紧灰黄色星状短茸毛,全缘或微波状,或上部有小齿,基出脉5-7条;叶柄长2.5-5.5厘米,被毛。圆锥花序顶生,长达26厘米,有花多数,花序柄密被灰黄色星状短茸毛;花柄长5-7毫米,被毛;苞片小,早落;花萼2-5裂,裂齿大小不等,长3-4毫米,外面密被淡黄色星状柔毛;花瓣黄或白色,倒披针形,长6-7毫米,钝头,无毛;雄蕊20-30枚,花丝基部连成5束,无毛;退化雄蕊5枚,披针形,长约2.5毫米,顶端尖;子房卵圆形,5室,密被星状短柔毛,花柱单生,柱头锥状。蒴果倒卵形,有4-5棱,长2-2.5厘米,熟时5-4爿室背开裂,果爿有深槽,内面无毛,外面密被淡黄色星状短柔毛;种子椭圆形,长约4毫米,密被黄褐色长柔毛。花期秋季,果期冬季。
本属生境:生长于中海拔的山地疏林中。 模式标本采自海南崖县风岭。
本属分布:海南:崖县、乐东。广西:响水、龙州、大新。地图209.
科中文名:椴树科
科拉丁名:Tiliaceae
本科概述:该科约35属400种,主产于热带地区。我国有8属80余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其中2属为特种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