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尔茨堡宫

维尔茨堡宫、宫廷花园和广场
Wzburg Residence with the Court Gardens and Residence Square
这座德国最大最漂亮最奢华浮夸的宫殿,是在两位先后继位的王室大主教的资助下兴建的。由一批以诺伊曼为首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师、油漆师、雕刻家和泥水匠共同建造的。四周围绕着美丽的花园。
维尔茨(cí)堡宫、宫廷花园和广场位于法兰克福和纽伦堡之间的河谷盆地里,四周山峦起伏。维尔茨堡城是座千年古城,最初的宗教中心,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发展成为繁荣的手工业城市。自从1803年以来一直处在巴伐利亚州的管辖之下,它以和谐的对称之美而著称,是德国南部巴洛克时期最为宏伟精美的建筑。凡到过这里的人,无不为它气势恢宏的设计所深深地感染和震撼。主教宫殿前面饰以浅黄色的沙石;站在排列整齐的豪华的房间里,美丽的花园、宽大的楼梯以及富丽堂皇的中央大厅尽收眼底、一览无余:巴洛克式的建筑风格,丰富的雕饰,整体巍巍壮观,而每一部分又是及其精美纤细。
德国曾是一个极其信奉宗教的公国,而维尔茨堡宫、宫廷花园和广场作为其时的政府所在地,不仅吸收了当时在德意志南部占主流地位的巴洛克艺术和建筑风格的精华,而且也融入了纪念顺博恩家族的历史意义。顺博恩家族在巴洛克时期产生了无数的主教。1720年,来自顺博恩家族的约翰恩 . 菲利浦. 弗朗茨在此打下了地基,并委托一个名叫诺伊曼的建筑师全权负责设计和施工。诺伊曼在这之前曾博得了该建筑订约人(即约翰恩 . 菲利浦. 弗朗茨)的叔叔--美因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部城市,莱茵兰-法耳次州首府)选帝侯(德国有权选举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诸侯)和约翰恩 . 菲利浦的兄弟--维也纳(奥地利首都)副长官的青睐;最后诺伊曼不仅将二者各自的主建筑师纳为旗下,而且还聘请到了两位享誉巴黎的法国宫廷建筑师。其中约翰恩 . 菲利浦兄弟的建筑师卡尔负责该建筑内部的设计并于1729年正式着手规划,为了使维尔茨堡宫、宫廷花园和广场呈现典型的欧洲风情,他找来了一大批维也纳、意大利、哈普斯堡低地(比利时)的艺术家。
在那些外表几乎千篇一律的房间中脱颖而出的是一个改造过的带镜子的橱柜和大理石制成的小礼拜堂,它们是那样独具匠心,与众不同,以至于人们见后总是过目不忘。整个宫殿竣工于1744年,8年后,来自威尼斯的泰波罗创作了大厅中的壁画,这幅悬挂在楼梯上的巨大壁画,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天花板油画。
维尔茨堡宫是德国最大、最宏伟的巴洛克式王宫之一,包括宫殿、花园和广场三部分。这座号称“万宫之宫”的建筑平面呈马蹄形,长与宽分别为175米和90米,两翼有环绕两个庭院而建的宏大侧楼。维尔茨堡宫有四座“名誉之院”、五个大厅和300多间房屋。主楼有大理石雕刻装饰,突出的门庭朝向花园。侧楼中央部位正面也有椭圆形大厅,属于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十分庄重,但又明显受法国建筑的影响。
“真正的欧洲建筑”
维尔茨堡宫建于公元1719年,出自巴洛克式建筑专家、宫廷建筑师巴尔塔萨尔•诺依曼之手。装潢人员大多是来自维也纳、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的艺术家,从而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欧洲建筑——金灿灿的黄色砂岩外墙、厚实宽敞的楼梯、装饰豪华的罗马式房间,以及向外延伸、布局精巧别致的花园。
宫廷礼拜堂
南侧楼的宫廷礼拜堂是公元18世纪时欧洲最美的教堂之一。阶梯室穹顶600平方米的壁画是世界上最大的穹顶壁画。阶梯室巨大的角形圆顶,长33米,宽18米,没有任何支撑物。这座宫廷教堂是巴洛克风格的代表作,它在设计上运用了椭圆与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巧妙结合,配以富丽堂皇的立柱、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塑、惟妙惟肖且呼之欲出的壁画,无不令人赞叹,使得这座教堂简直成了艺术殿堂。
皇家园林与广场
在宫殿的东侧是一片宫廷花园,在修建宫殿之初对于花园的设计并不十分重视,但花园里大大小小的雕塑却引人入胜。公元19世纪时,花园被重新修缮,改变了布局,在东侧增建了一座堡垒式的建筑,使得花园与古堡相映成趣,这在当时的花园建筑设计中不多见。由许多巴洛克式建筑围成的正方形广场至今仍保留原来的石造路面,是今日德国屈指可数的几座保存完好的宫廷广场之一。
主教宫最终的设计者是天才的巴洛克建筑家,德国最负盛名的建设家巴尔塔萨尔·诺依曼。主教宫恢宏的建筑内,最为著名的是阶梯之厅。不光是指这里的阶梯,还有从这里走向二层的巨大屋顶壁画部分。这幅屋顶壁画是世界最大的,由威尼斯的壁画家提埃波罗所画。二楼的皇帝之厅是主教宫最为豪华的房间。金色的装饰、大理石风格的柱子、优雅的壁画,造就出洛可可式的室内空间。
室内壁画的主题,大都围绕着一个人物,12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巴巴罗萨大帝。壁画的主题包括了巴巴罗萨大帝和维尔茨堡主教的会面,以及巴巴罗萨大帝的婚礼。巴巴罗萨大帝在其不惑之年迎娶了一个年仅12岁的漂亮女孩为妻,这门婚事曾被人们看好,婚礼地点正是在维尔茨堡,大主教主持了婚礼。可惜女孩的爱情结局好像相当不幸。
1804年,如日中天的拿破仑入侵巴伐利亚,攻占了维尔茨堡,在这座豪华的宫殿住了一夜。由于主教和巴伐利亚国王的关系,国王也曾数次踏入这座宫殿。有的场合下,主教宫的名字前也被冠以Schloß(皇宫)的名号。
维尔茨堡的历史
维尔茨堡是座千年古城,坐落在法兰克福和纽伦堡之间的河谷盆地里,四周冈峦起伏。公元742年,这里设立了主教区,人们习惯上就以此作为城市的诞生。最初的宗教中心,逐渐成为繁荣的商业手工业城市。12世纪时,巴巴罗萨大帝曾五次巡幸此地,召开帝国会议,并在这里举行了大婚庆典。那时,维尔茨堡主教接受皇帝恩赐,成为教会诸侯,集宗教与世俗权力于一身。从此,教会诸侯统治这座城市达几百年之久。他们大兴土木,修建各种风格的教堂和豪华的主教宫邸,不少建筑至今犹存。1573年,尤利乌斯·艾希特当选地区大主教,他为维尔茨堡开创了一种“尤利乌斯流派”的建筑风格。1802年,主教统治结束,巴伐利亚人统治开始。但仅过了两年,拿破仑军队又征服了这里,并将其划归哈布斯堡大公管辖。1814年,巴伐利亚人卷土重来,收复失地,真正成为维尔茨堡的主人,一直持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