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

中原经济区概况
中原经济区实质上只是借用了中原之名 而并非史学界严格意义上的中原 目前中原经济区包括 、安阳、焦作、新乡,鹤壁、濮阳、济源6个 中原城市和长治、晋城、邢台、邯郸、临清、荷泽、聊城等中原周边城市 是沿海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基地。是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翼”三大经济区之后,于1985年中原13市联合成立的又一庞大经济区域,从该区域成立到2005年的生产总值就已经达到6190.87亿元,比1985年翻了4翻多,年均增长16.1%,目前该区域已形成冶金、煤炭、机械、化工、电力电子电器、汽摩配制造、纺织、建材、医药、烟草等工业体系。强劲经济发展,加快了中原经济区的崛起,也将成为环渤海经济圈之后新的经济隆起带,成为带动和促进全国发展中坚力量。
中原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
中原经济区(原名:中原地区经济技术协调会)成立于1985年9月,是当时的邯郸市长白录堂和新乡市市长刘仲轩倡议并协商兄弟地、市同意,在平等自愿基础上成立的,历经20年风雨,现经济区有晋、冀、鲁、豫四省接壤区十三市,包括山西省的长治市、晋城市;河北省的邯郸市、邢台市;山东省的聊城市、菏泽市、临清市;河南省的新乡市、安阳市、焦作市、濮阳市、鹤壁市、济源市组成的跨省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目前,这一区域国土总面积97444平方公里,总人口5601.6万人,119个县(市、区)。
“中原经济区联络处”是经济区唯一的常设办事机构。按照章程规定,办公地点设在邯郸市,干部由邯郸市选派管理。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处理日常工作,牵头筹备各种活动和会议,收集传递信息,组织协调包括各市联合协作项目在内的多种事项的落实,搞好服务等。
近年来,经济区各成员市之间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互通、衔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除原有的高速公路互通之外,今年又修通了邯(郸)长(治)、长(治)晋(城)、晋(城)焦作、焦(作)新(乡)、鹤(壁)濮(阳)、聊(城)邯(郸)等高速公路,方便了往来,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2004年中原经济区联络处协调各成员市,绘制了全国第二个、北方第一个区域交通旅游图。旅游方面更是好戏连台,合作紧密,近年来先后召开了中原经济区旅游暨景区、景点推介大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经济区内景区、景点形成了红色、绿色、古色旅游等多个旅游精品线路。中原经济区旅游联谊会每年定期召开会议,共谋中原人游中原,中国人游中原,外国人游中原大计。
中原经济区各城市简介
长治——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新型电力基地和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晋城——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是山西通往中原的重要门户。晋城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重要的无烟煤基地、煤层气基地、煤化工基地、电力基地和中高档铸件基地,是山西最大的工业山产基地。是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黄河流域先进市、全国先进宜居城市、世界文化遗产先进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文明和谐城市、最具爱心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市、全国最具优秀旅游城市、经济文化模范市、治安管理模范市、社会治安先进市、跨国公司最佳投资的城市、中国吸引华商投资最佳城市、中国城市信息化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发展速度先进市。
邢台——拥有亚洲最大的冶金机柑轧辊生产企业、颇具规模的汽摩配件基地、再生硬质合金基地、自行车零配件基地、轴承基地、药用枣仁基地、再生玻璃基地等。
邯郸——国内冶金、煤炭、电力、纺织、陶瓷和建材的重要生产基地。
临清——历史上曾是著名的手工业城市,目前已形成以轻工、纺织、机械为支柱产业,造纸、酿酒、纺织、机械、汽车制造、电力、医药、化工、食品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发展体系;
菏泽——工业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以电力、机械、纺织、化工、轻工等5大支柱38个行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是多种产品出口的综合加工基地。
聊城——全国重要的化肥生产基地,客车、拖拉机、等产品在国内亦占有重要地位。
安阳——河南的重要工业基地,形成了冶金、电子、化工、电力、机械、纺织、医药、烟草等工业体系。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彩色玻壳生产基地。
焦作——河南省重要的能源、化工、铝工业和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
新乡——中原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形成了化纤纺织、电子电器、轻工、机械、医药化工、能源建材等六大支柱行业和集生产、科研为一体的工业体系。
鹤壁——是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和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区,已形成以煤炭、电力、建材、冶金、电子、轻纺、化工、医药等为支柱的工业体系。
濮阳——国家重要的化工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
济源——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铅锌基地和煤化工基地。
中原经济区章程
(中原经济区第十四届主席会议,修订讨论稿)
2003年10月15日
总 则
为加强跨地区的经济联合协作,进一步促进和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积极推进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晋、冀、鲁、豫接壤区的山西省长治市、晋城市,河北省的邢台市、邯郸市,山东省的临清市、菏泽市、聊城市,河南省的安阳市、济源市、焦作市、新乡市、鹤壁市、濮阳市等十三市,经过充分协商,一致同意组成“中原经济区”。
第一章性质和宗旨
第一条 中原经济区是晋、冀、鲁、豫接壤区十三市自愿参加、跨地区、开放性的区域性经济联合组织。
第二条 本经济区的宗旨:竖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联合协作,实行优势互补,促进共同繁荣,推动中原经济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进步。
第二章主要任务
第三条 交流各成员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情况和经济经验,相互借鉴,相互促进。
第四条 商讨本经济区发展中共同关心的问题,就有关问题做出相关的决议,并共同遵守和执行。
第五条 以中原经济区名义,向中央、国务院及有关方面反映情况,争取项目和政策支持。
第六条 组织协调经济区内外多行业、多形式、多层次、多方位的联合协作。
第七条 组织各方面力量,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实现人际资源共享,加快开发和合理利用本区域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第八条 组织本经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方面的研究和论证,协调本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第九条 各成员市之间,实行合格产品无条件准入制,建设“绿色通道”,推进区域性乃至全国性大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章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
第十条 组织原则:自主自愿,互惠互利,各方平等,共同发展。
第十一条 议事规则:民主协商,凡有关重大事项由主席会议协商研究决定。
第十二条 各成员市市长均为本经济区主席。每年牵头组织活动市的市长为执行主席。
第十三条 每年牵头组织活动的市为执行主席方,执行主席方实行轮换制,排列顺序以城市首字笔划为序,每年轮换一次,上届执行主席方,下届执行主席方,中原经济区联络处所在市为应届执行副主席方
第十四条 各成员市有关经济区日常性工作,由政府秘书长牵头协调,并明确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具体承办。
第十五条 主席会议每年召开一次,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事项进行决策;主席会议期间,执行主席方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同时举办经贸活动。政府秘书长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对主席会议所定事项进行协调落实;承办经济区工作的单位负责人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交流、沟通工作落实情况。
第十六条 本经济区设常设办事机构,名称为“中原经济区联络处”。办公地点设在邯郸市,联络处的年度工作归属执行主席方领导,干部由邯郸市选派管理。其它各成员市承办经济区工作的单位挂“中原经济区××市联络处”牌子。
第十七条 联络处的主要任务:
(一)根据经济区章程和有关决议,负责处理曰常工作。
(二)会同执行主席方有关部门牵头筹备、组织有关会议和活动。
(三)组织、协调各市联合协作项目的落实,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搞好服务。
(四)研究提出本区域内外联合协作办法、意见,加强本区域内的联络工作。
(五)收集、传递信息,搞好接待服务。
(六)完成经济区和各成员市交办的其它任务。
第四章成员市的权力和义务
第十八条 权力:
(一)参加本经济区组织的各项活动。 、
(二)享受本经济区制定的各项政策。
(三)对本经济区的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
(四)取得有关信息资料。
第十九条 义务:
(一)遵守本经济区章程,抗行有关决议。
(二)接受经济区主席会议委托,完成相关的工作任务:
(三)维护各成员市的合法权益。
(四)为本经济区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条 本章程经中原经济区第十四届主席会议修改通过生效。
第二十一条 本章程呈报晋、冀、鲁、豫四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委备案。
章程附件:
中原经济区执行主席方轮值时间表
根据中原经济区章程第十三条“执行主席方实行轮换制,排列顺序以城市首字笔化为序,每年轮换一次”之规定,第二轮轮值时间表排列如下:
2004年——长治市
2005年——邢台市
2006年——安阳市
2007年——邯郸市
2008年——临清市
2009年——晋城市
2010年——济源市
2011年——菏泽市
2012年——聊城市
2013年——焦作市
2014年——新乡市
2015年——鹤壁市
2016年——濮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