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瑛
1.香港演员

原名张溢生,福建人,1919年1月25日出生于香港,由于在家族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十四,因此圈中人称他为「十四哥(叔)」。
他是香港粤语片时代的演员,李小龙还是童星时常出现在他主演的电影中。
他曾参与和吴楚帆、白燕等创办了著名的「中联电影企业有限公司」的电影工作,包括名作有《家》(1953)、《春》(1953)、《秋》(1954)等。他和吴楚帆、张活游、李清并称为当年香港粤语电影「四大小生」,表现出色,可正可邪,除了文艺片外,亦曾与白燕(饰殷素素)合作参与第一代的金庸武侠片「倚天屠龙记」,饰演张翠山一角。。
张瑛后来曾加入无线电视,在70年代加盟丽的电视,其间也演出过几部电影。张瑛饰演的角色多样化,可为上流社会人物正派中人,如「天蚕变」的武当掌门青松(电视剧版)、「怒剑鸣」中的岳飞后人岳世豪、「湖海争霸录」中的张居正、「武侠帝女花」中的崇祯等;也可饰演较为下流的奸商或伪君子,如「大地恩情」中的那位披著儒家孔孟道德衣冠,但行为与卑鄙小人没有太大差别的假道学教书先生孙学斋、电影「狂龙」中的黑道老大、电影「发钱寒」中的投机商人

陈千亿等。他于1983年后期在亚视最后参演的作品有「剑仙李白」、「铁胆英雄」等。张瑛在丽的担任基本演员时,认万梓良作乾儿子。1984年年底,张瑛与狄龙、谷峰等明星赴美国主演电影「又见冤家」,拍摄完后不久即去世。

其儿子张炜亦曾为电视演员,他写了一个网页「张瑛与张炜」纪念亡父。
抗战时期:香港电影皇帝吴楚帆、张瑛在湛江的苦难历程
香港电影演员吴楚帆、张瑛,上了年纪的人都不会陌生。香港上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他俩一直雄霸影坛鳌头,每人拍片都超过300部以上,有电影皇帝之称。他们所拍摄的粤语片,在全球华人区域,家喻户晓,有口皆碑,是观众极其喜爱和赞誉的著名演员。张瑛七十年代转拍电视连续剧,改革开放后,湛江引进播放不少香港电视剧,观众一定不会忘记电视剧《大地恩情》中处处以阿Q精神自居的私塾教师孙先生,也不会忘记《流氓大亨》中动不动就喊粘线的亚冲父亲,这两个角色都是张瑛扮演,其不落窠臼超凡的演技倾倒湛江观众,受其影响,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粘线”一词成了湛江流行语。这两位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在抗日战争时期,曾走难到湛江(前身广州湾),长达半年,经历了人生中最艰苦的岁月。
吴楚帆,福建人,毕业于香港培正中学,早年当过商店售货员、工厂管理员,业余爱好习艺,1935年被香港联华影业公司看中,主演首部粤语片《 生命线》一举成名,以后拍片不胜数举,有“华南影帝”称号。他在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中成功饰演高觉新,其中《春》于1957年荣获国家文化部颁发优秀电影奖,本人也获优秀演员金质奖章,巴金盛赞他是出色的演出艺术家,1993年在加拿大病逝。张瑛、也是福建人,毕业于香港华仁书院,早期在粤剧界当小生,1937年初上银幕,主演处女作《夜明珠》走红影坛,象吴楚帆一样,戏路宽广,拍片不计其数,有“粤语片皇帝”之称。他主演的故事片《败家仔》出色塑造一个堕落青年,“败家仔”一度成为他的代名词。他转拍电视剧,宝刀不老,凡出演的角色都相当成功,在香港拥有众多剧迷,又称“电影电视双料皇帝”。张瑛有一女张楚云曾是香港第一届港姐冠军,1990年也是在加拿大病故。吴楚帆与张瑛,生同一藉贯,死同一异国,人生经历,事业成就十分相近,抗战时期,又同一水路走难到湛江驻足,可谓惊人巧恰。
1941年香港沦陷,日寇占领香港后,计划利用香港制片设施和电影人员,筹拍一部宣扬日军战功及大东亚共荣圈影片《 香港攻略战》,风声传开,在港电影从业人员,不甘附敌,誓死不为日寇服务。当时,湛江是法帝殖民地,偏安一偶,水陆交通均可由港到湛,于是便纷纷南逃到湛江。与吴楚帆、张瑛一齐到湛还有著名演员黄曼梨、白燕、梅绮、大口何等。此时,湛江尚未建市,只是区区小商埠,经济贫困落后,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吴楚帆、张瑛等艺人在湛生活异常艰苦。初到时,张瑛因战乱散 失行李,连更换的衣服都没有。吴楚帆被迫改行当经纪九八,为专走越南海防的“永华号”货船商人,联系住宿,寄存货物,寻找买主。为了省线,他们不敢住旅店客栈,与众艺人在赤坎大德二横路租—民居集体住宿,二十多人,打平铺挤在一起,天气炎热,蚁蝇滋生,四周污水横流,臭气刺鼻,艰苦景况可想而知。每当回想此段辛酸往事,吴楚帆、张瑛都不堪回首,感慨万千。
国仇家恨、同仇敌忾,爱国热情驱动,吴楚帆,张瑛在湛江发起组织香港电影从业人员成立《明星话剧团》,既可发挥一技之长、服务社会,宣传抗战,又可解决众艺人谋生糊口。话剧团由赵树泰任团长,吴回、李辰风、余慕云当导演,谢益之负责舞台监督,主要演员除吴、张外,还有黄曼梨、梅绮等,连后台工作人员及家属共20多人。结合宣传抗日救国,鼓励民众保家卫国,演出一系列优秀话剧,计有《林冲》、《雷雨》、《钦差大臣》、《欲魔》等。他们舞台配合完整,演员合作默契,演技精湛,布景独特,灯光多变,令湛江观众耳目一新,在赤坎平安戏院(今人民电影院对面)等地演出,历时四个月,几乎场场满座。
吴楚帆、张瑛等香港电影艺人在湛江活动期间,给市民留下深刻印象,也改变了湛江电影的市场结构。早前,湛江电影素来是美国影片占领很大市场,米高梅、华纳两影片公司一直占上峰。吴楚帆、张瑛等电影从业人员到湛后,潜移默化,沟通了湛江居民对香港电影的认识和喜爱,他们由喜欢美国片转为香港片,特别是粤语片,打破了美国影片独占优势的局面。此爱好,一直沿续至今,港产片始终是湛江人电影的重头戏。
1943年湛江也被日寇占领,香港明星话剧团在战火中兵分两路,分赴桂林和越南继续演出。抗战胜利后,吴楚帆、张瑛从内地回归故里,重操旧业,依然在影坛红透发紫,显赫一方。15年后的1957 年,吴楚帆、张瑛随香港电影界访问团到湛江,旧地重游,辛酸往事历历在目,感慨不矣。他们寻找当年演出的平安戏院,已在战乱中大火焚毁,如今重建楼房,成了赤坎粮站;还专程到中山路衣记鸡饭店品尝走难时留下难忘记忆的香鸡油饭。随后,他们参观湛江港,游览市容,了解解放后湛江的建设成就。看到湛江旧貌变新容换了人间,吴楚帆、张瑛喜上眉梢,笑颜逐开。
张瑛早年参与制作、演出的电影、电视剧年表:
导演
蝙蝠大盗 (1948)
阿里山风云(1949)
家和万事兴 (1956)
第七号司机 (1958)
天官赐福 (1958)
血泪人生(1960)
回魂夜(1962)
血绣鞋 (1962)
千方百计抢财神(1962)
倚天屠龙记(上集) (1963)

倚天屠龙记(下集) (1963)

鬼新娘 (1964)
鬼凶手(1964)
头奖马票 (1964)
午夜招魂 (1964)
飘零雁 (1965)
小姐、先生、师奶 (1967)
燕娘(1969)
演员
金屋葳娇 (1937)
回祖国去 (1937)
铁血锄奸 (1937)
桃色间谍 (1938)
傀儡夫人 (1938)
胭脂泪 (1938)

上海火线後 (1938)
古墓冤魂 (1939)
夜送寒衣 (1939) ... 十二郎
摩登女招夫 (1939)
医死阎罗王 (1939)
黑夜煞星 (1939) ... 张子玉
女响导之秘密 (1939)
桃李争春 (1939)
血泪情花 (1939)
女大思嫁 (1939)
薄情郎 (1939)
一曲魂销 (1939)
人海泪痕 (1940) ... 周平
销魂柳 (1940)
斩龙遇仙记 (1940)

蝴蝶夫人 (1940)
牡丹亭 (1940) ... 柳梦梅
岳飞 (1940) ... 张宪
石鬼仔出世 (1940)
疑云疑雨 (1940)
一代名花花影恨 (1940)
烽火鸳鸯 (1941)
阮氏三雄 (1941)
花街神女 (1941) ... 张华
天上人间 (1941)
锦绣前程 (1941)
神秘小姐 (1941)
今宵重见月团圆 (1941)
民族的吼声 (1941)
正气歌 (1941)

千金之子 (1941)
大都会 (1941)
夜上海 (1941)
女儿女 (1941)
金屋藏娇 (1946)
红楼鬼影 (1947)
胡不归(下卷) (1947) ... 江三郎
黄金潮 (1947)
何处是侬家 (1947) ... 张家驊
牛精良大闹香港 (1947) ... 张云
泪洒相思地 (1947)
狂风雨後花 (1947)
天赐良缘 (1947)
荡妇贞魂 (1947)
生财有道 (1947)
几度春风 (1948) ... 林风
终须有日龙穿凤 (1948) ... 唐以平
真假新郎 (1948)
公子情深 (1948)
同是天涯沦落人 (1948) ... 李亦民
曹绮文小姐出殡特辑 (1948)
此恨编绵无绝期 (1948) ... 徐捷之
太太万岁 (1948) ... 丈夫
朱门怨 (1948) ... 熊其芳
百子千孙 (1948) ... 张学铭
接财神 (1948) ... 萧明瑚
妙手偷香 (1948) ... 假钦差雷天鸣
香闺香暖 (1948) ... 张云
蝙蝠大盗 (1948)
雷劈好心人 (1948)
蝴蝶夫人 (1948) ... 毕家敦
凤入龙楼 (1949)
郎是春日风 (1949) ... 马骏
孽海痴魂(上集) (1949) ... 乐敬斌
连生贵子 (1949)
有冤无路诉 (1949) ... 参议长长子
珠联璧合 (1949)
郎心碎妾心 (1949)
断肠花 (1949)
双喜临门 (1949)
孽海痴魂(下集大结局) (1949) ... 乐敬斌
宝玉奇缘 (1949) ... 张大凌, 张次凌
碧海恩仇 (1949)
黑妖妇 (1949)
飞燕迎春 (1949)
乌龙夫妻 (1950)
罪恶锁鍊(上集) (1950)
经纪拉 (1950)
冷落断肠花 (1950)
妒潮 (1950)
珠江泪(1950)
南海渔歌(1950)
万劫情鸳 (1950)
火烧九龙城 (1950)
魔鬼家庭 (1950)
罪恶锁鍊(下集) (1950)
绮罗春梦 (1950)
大摆乌龙阵 (1950)
千里送鹅毛 (1950)
人海万花筒 (1950)
摆错迷魂阵 (1950)
经纪拉与飞天南 (1950)
年晚钱 (1950)
缘尽今生 (1950)
井底冤魂 (1950)
欲海遗恨 (1950)
儿心碎母心 (1950)
豪门弃妇 (1950)
人约黄昏後 (1951)
春满琼楼 (1951)
断肠母子心 (1951)
银灯魔影 (1951)
野花那有家花香 (1951)
羊城恨史 (1951)
纸醉金迷 (1951)
零落断肠花 (1951)
大班周 (1951)
人之初 (1951)
对错亲家 (1951)
天堂春梦 (1951)
人海狂潮 (1951)
双料夫妻 (1951)
乌龙姻缘 (1951)
繁华梦 (1951)
茶花泪 (1951)
福至心灵 (1951)
泣残红 (1951)
人海八大仙(1951)
粉阵迷龙 (1951)
呷错醋 (1951)
人间慈父 (1951)
冷落春宵 (1951)
明星梦 (1951)
唔嫁 (1951)
霓裳恨 (1951)
别离人对奈何天 (1951)
红楼新梦(1951)
怨妇情歌 (1951)
行错姻缘路 (1951)
孽债 (1951)
谁怜後母心 (1951)
彩凤戏金龙 (1951)
凌贵兴三打梁天来 (1951)
雪影寒梅 (1951)
一帆风顺 (1951)
时来运到 (1952)
一弯眉月伴寒衾(1952)
败家仔 (1952)
为情颠倒 (1952)
鸾凤和鸣(1952)
不夜天 (1952)
阿牛新传 (1952)
恩情深似海 (1952)
天赐黄金 (1952)
摩登新娘 (1952)
两个刁蛮女三戏萧月白 (1952)
夜桃源 (1952)
歌女红玫瑰 (1952)
难为了爸爸(1952)
金屋藏娇 (1952)
古灵精怪 (1952)
连环相思 (1952)
女少爷 (1952)
一丈红 (1952)
烛影照魂归 (1952)
发财添丁 (1952)
一对胭脂马 (1952)
大话夹好彩 (1952)
花开燕子归 (1952)
财来自有方 (1952)
红玲红星私生活特辑 (1952)
十载繁华一梦销 (1952)
新海角红楼(1952)
新姑嫂劫 (1952)
处处喜相逢 (1953) ... 张文清
有心唔怕迟 (1953)
富贵花开并蒂莲 (1953)
危楼春晓 (1953)
客串夫人 (1953)
苦海明灯 (1953)
火树银花相映红 (1953)
秋雨残花(1953)
家 (1953)
慈母泪 (1953)
贼美人 (1953)
新婚记 (1953)
捷足先得 (1953)
日出 (1953)
三喜临门 (1953)
情劫姊妹花 (1953)
玉碎花残 (1953)
家家户户 (1954)
历尽艰辛一妇人 (1954)
自梳女 (1954)
锦绣人生(1954)
重婚泪 (1954)
如此人生 (1954)
马来亚之恋 (1954) ... 张冠瑜
改期结婚 (1954)
凤阁重开姊妹花 (1954)
断肠红 (1954)
人隔万重山 (1954)
秋恋 (1954)
不如归 (1954)
人结人缘 (1954)
离婚泪 (1954)
佑足者贫亦乐 (1954)
山长水远 (1954)
红叶夫人 (1954)
程大嫂 (1954)
檐前滴水 (1955)
半夜奇谈 (1955)
後窗 (1955)
萧月白正传(下集) (1955)
银灯照玉人 (1955)
好事成双 (1955)
璇宫春色 (1955)
月向那边圆 (1955)
艳阳长照牡丹红 (1955)
茶花女 (1955)
长相忆 (1955)
复活 (1955)
姑嫂情深 (1955)
十字街头 (1955)
萧月白正传(上集) (1955)
山河恋 (1955)
蜜月 (1955)
乡村姑娘 (1955)
苦吻 (1955)
银凤 (1955)
满堂吉庆 (1956)
火 (1956)
出谷黄莺 (1956)
倒乱乾坤 (1956)
新婚夫妇 (1956)
云想衣裳花想容 (1956)
花依旧笑春风 (1956)
假凤凰 (1956)
孝道 (1956)
乱世红伶 (1956)
原野 (1956)
世家子弟 (1956)
风雨断肠人 (1956)
卧薪尝胆 (1956)
面子问题 (1956)
家和万事兴 (1956)
春风带得燕归来 (1956)
血染黄金 (1957)
魂归离恨天 (1957)
甜姐儿 (1957)
雷雨 (1957)
对错亲家 (1957)
谁是凶手 (1957)
财星高照 (1957)
璇宫艳史(上集) (1957)
啼笑姻缘 (1957)
黛绿年华(1957)
花圆好合 (1957)
捉奸记 (1957)
半下流社会 (1957)
小妇人 (1957)
丈夫变了心 (1958)
杀妻案 (1958)
你是凶手 (1958)
第七号司机 (1958)
天官赐福 (1958)
大冬瓜(1958)
美人春梦 (1958)
终身大事 (1958)
月宫宝盒 (1958)
璇宫艳史(续集) (1958)
儿心碎母心 (1958)
历尽沧桑一美人 (1958)
驸马艳史 (1958)
刀下美人魂 (1959)
白发魔女传(下集) (1959)
金枝玉叶 (1959)
钱 (1959)
豪门夜宴 (1959)
无兵司令 (1959)
白发魔女传(大结局) (1959)
浪子娇妻 (1959)
金山大少 (1959)
白发魔女传(上集) (1959)
好冤家 (1959)
斗气夫妻 (1959)
十兄弟(1959)
书剑恩仇录(上集) (1960) 饰陈家洛/ 乾隆
愁龙火凤 (1960)
虹 (1960)
七喜临门(1960)
神灯(1960)
血泪人生 (1960)
人 (1960)
鸡鸣狗盗 (1960)
慈母心 (1960)
血屋惊魂 (1960)
毒手 (1960)
我要活下去 (1960)
十兄弟怒海除魔 (1960)
三凤求凰 (1960)
书剑恩仇录(大结局) (1960)
豪门孽债 (1961)
落霞孤鹜 (1961)
可怜的妈妈(1961)
金粉世家(下集) (1961)
火窟幽兰(1961)
卢森探案 (1961)
糊涂金龟婿(1961)
唉,郎错了! (1961)
金粉世家(上集) (1961)
相见欢 (1961)
似水流年 (1962)
残月离魂 (1962)
满江红 (1962)
夜深沉 (1962)
心心相印 (1962)
血绣鞋 (1962)
千方百计抢财神 (1962)
花花世界 (1962)
夫戚妻贵 (1962)
回魂夜 (1962)
职业夫妻(1962)
冷秋薇(上集) (1963)
倚天屠龙记(上集) (1963)
秦淮世家 (1963)
枕边惊魂 (1963)
冷秋薇(下集) (1963)
密底算盘(1963)
倚天屠龙记(下集) (1963)
狂人塔(下集) (1963)
狂人塔(上集) (1963)
复活玫瑰 (1963)
大富之家 (1963)
鬼屋疑云 (1963)
古屋行屍 (1963)
金玉满堂 (1963)
鬼凶手 (1964)
惊弓鸟 (1964)
高处不胜寒 (1964)
女大女世界 (1964)
头奖马票 (1964)
大饭店 (1964)
午夜招魂 (1964)
大少奶(1964)
男男女女 (1964)
鬼新娘 (1964)
万里追踪 (1965)
罪人(上集) (1965)
毒降头 (1965)
马陵道 (1965)
飘零雁 (1965)
罪人(下集) (1965)
女司机 (1965)
冷梅情泪 (1965)
连升三级 (1966)
一水隔天涯 (1966) ... 陈沛帆
贼美人 (1966)
小姐、先生、师奶 (1967)
窗外情 (1968)
狂龙 (1969)
拳头枕头 (1972)
窄梯 (1972)
摇钱树 (1973)
骗术奇中奇 (1973)
亡命浪子 (1973)
阿牛入城记(1974)
早婚 (1974)
神化外母古惑妻 (1975)
老夫子 (1975)
扭计祖宗陈梦吉(1975)
拍案惊奇 (1975)
陈梦吉计破脂粉阵(1975)
倾国倾城(1975)
妙妙女郎 (1975)
同居 (1975)
狐天狐地 (1976)
色香味 (1976)
爱在夏威弟 (1976)
鬼才伦文叙 (1976)
星座奇趣录 (1976)
大富人家 (1976)
扭计三星 (1977)
乱龙搏懵 (1977)
幽兰在雨中 (1977)
发钱寒 (1977)
滚女搵老衬 (1977)
秀花大盗 (1978)
发财埋便 (1978)
老夫子奇趣录(1978)
倚天屠龙记 (1978)
乾隆下扬州(1978)
漩涡 (1978)
浪子一招 (1978)
扫黄奇趣录 (1979)
鬼咁过瘾 (1979)
风水奇谭 (1979)
千门八将(1981)
陆小凤之决战前後 (1981) 饰 真假泥人张
贼王之王 (1982)
浣花洗剑(1982)
又见冤家 (1988)
执行监制
复活 (1955)
半夜奇谈 (1955)
柳毅传书 (1958)
天官赐福 (1958)
编剧
蝙蝠大盗 (1948)
家和万事兴 (1956)
血绣鞋 (1962)
千方百计抢财神 (1962)
倚天屠龙记(下集) (1963)
倚天屠龙记(上集) (1963)
头奖马票 (1964)
午夜招魂 (1964)
鬼新娘 (1964)
鬼凶手 (1964)
飘零雁 (1965)
小姐、先生、师奶 (1967)
张瑛晚年参与的电视、电影:
1975年香港廉政公署制作的宣导单元剧「静默的革命」中饰演不务正业,成日只会自吹自擂的老头苏西波
1977年吴宇森导演的喜剧电影「发钱寒」中饰演为富不仁的奸商陈千亿
「天蚕变」中饰演武当掌门也是主角云飞扬的生父青松
1978年港台电视短篇单元剧「狮子山下」之「四君子」中饰演一名吸毒的瘾君子
1978年港台电视短篇单元剧「狮子山下」之「桥」饰演村长
1981年丽的电视连续剧「浴血太平山」中饰演一名香港富豪的二公子何庭恩,是一个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最后死于亲生儿子之手
1981年孙仲导演的邵氏电影「千门八将」饰演叱吒一时的赌王陈云龙,但因赌输而被打废右手,最后死于仇家手上
1984年在徐小明监制的「陈真」中饰演徐艳如的父亲徐砚农。
2.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曾用名仲龢,字耀珊。河北沙河人。民盟成员。北洋大学毕业。曾任湖北省武昌高等师范学监兼讲师,天津女师、北平朝阳大学教员,法政大学讲师,河北女子师范学院教授等。解放后曾任天津市中苏友好协会干事、该会俄文夜校教务主任。1958年被聘为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1959年转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3.青岛市京剧团国家二级演员女,1962年8月生,山东省青岛市人。青岛市京剧团国家二级演员。1981年 青岛市青年汇演以“贵妃醉酒”获奖并获优秀剧目奖。1983年参加上海首届举办“梅兰芳 艺术训练班”有魏莲芳、梅葆玖、童芷玲等老师亲授下学习了“穆桂英挂帅”、“霸王别姬”、“生死恨”等剧目,在毕业汇报演出时得到观众及专家赞扬与好评。《上海日报》 、《工人日报》对此做了专题报道,1985年青岛市青年基本功比赛获奖,1987年青年演员评 选比赛获选,电视大选赛获“荧屏奖”,获山东赛区“玲珑金杯奖”,1990年专业基本功比 赛“西施”获一等奖,1991年获山东电视台选拔赛青年组第三名。1993年参加“赵王李元霸 ”在第四届山东文化艺术舞台评奖中获表演奖。1995年参加青岛市新剧目调演“难得糊涂 ”饰韩妻获二等奖。1985年渡日本演出“霸王别姬”受到欢迎,1987年应天津文化局邀请参 加天津市举办“梅派展览演出”并与梅葆玖、杜近芳老师同台合演“穆桂英挂帅”,《天 津日报》对其做了专题报道称谓“三个穆桂英”。1996年9月16日台湾《申报》以《梅派青 衣张瑛在京剧艺术道路上成长》作了专题报道。1997年青岛市专业剧团基本功考核,“生 死恨”获“优秀”奖,1998年青岛市京剧团复排大型现代京剧“杜鹃山”饰柯湘,演出过程 中受到专家及观众的好评,1993年度巾帼建功活动中被评为市文化局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1999年青岛京剧院排新编现代戏《生死峡谷》饰杜敏,得到专家好评,并在《戏剧电影 报》犁园周刊登其艺术创作与追求。并获优秀表演奖。现任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市青年联 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青岛市民主促进会支部委员。个人传略被编入《 中国当代戏剧家名录》、《音乐群星录》、《齐鲁剧坛群星谱》、《中国民间名人录》。
4.广东省惠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张瑛[1],女,汉族,1969年1月生,山西侯马人,1991年7月参加工作,198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山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数学与应用软件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工学学士学位。
1987.09——1991.07 中山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数学与应用软件专业学生;
1991.07——1993.11 暨南大学学校办公室干部;
1993.11——1998.12 南方日报社人事处干部、干部科副科长、科长;
1998.12——2001.04 南方日报社人事处副处长;
2001.04——2003.12 南方日报社人事处处长(2002.12—2003.05 参加中山大学EMBA精选课程高级研修班在职学习);
2003.12——2004.09 南方日报社人事处处长、报业集团战略运营部执行主任;
2004.09——2008.07 广东省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
2008.07——2008.08 广东省惠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
2008.08—— 广东省惠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市长。
九届市委委员。张瑛副市长分管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惠州数码工业园、科技、外事、侨务、台务、供销社、残联工作。
5.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女,汉族,2003年在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同年获得毕业证书。
现任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国际交流处副处长,主要从事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英语、旅游服务礼仪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曾参加国家科学技术部星火计划、985项目子课题研究,主持国家民委、中央民族大学教改立项等多个课题项目研究,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参与济南市旅游规划、云南省旅游规划优化规划、浙江省温岭滨海旅游规划等多项实践性课题研究。在《思想战线》、《贵州民族研究》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0多篇,参与出版《旅游英语》、《饭店管理》(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等教材,西南地区彝族服饰历史地理暨民族服饰旅游资源开发》等著作5部,中国民族服饰研究会理事。
6.朝阳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1970年11月,本科学历,现任朝阳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
在17年医疗工作中,他学习和汲取国内外先进医学经验,参与开发、研究新术式和医疗新技术,在我市率先开展了气管肿瘤切除隆凸重建术、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侵及纵隔大血管扩大切除术等20余项新技术,被北京大学授予“国内访问学者”称号。
由他倡导主持在我市率先开展了微创电视胸腔镜手术、心脏外科心内直视手术,率先在省内成功开展全腔镜操作肺癌根治术和微创肿瘤治疗技术——“粒子刀”技术,填补了我市肿瘤近距离放射治疗的空白,带动了我市整体医疗水平的巨大进步,使得我市医疗领域再无手术禁区,标志着我市胸部外科达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挽救了一大批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患者生命。
他主持的4项科研课题获得政府科技进步奖。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