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胁田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斑胁田鸡

物种名称:斑胁田鸡

学名:Porzana paykullii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Ljungh, 1813)

英文俗名:Band-bellied Crake

分类:鹤形目、秧鸡科、田鸡属

描述:中等体型(22厘米)的红褐色田鸡。嘴短,腿红色,头顶及上体深褐色,颏白,头侧及胸栗色,两胁及尾下近黑而具白色细横纹。与红胸田鸡区别在翼上具白色横斑,与红腿斑秧鸡区别在白色横纹较细。翼覆羽较红腿斑秧鸡少白色;飞羽无白色;枕及颈深色。幼鸟为褐色而非栗色。

虹膜-红色;嘴-偏黄;脚-红色。

叫声:晚上发出怪叫声,听似擂鼓或木质拨浪鼓声。

分布范围:繁殖于东北亚;冬季南迁至东南亚及大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为盛夏时节中国华北及东北的不常见繁殖鸟。迁徙时途经华中及华东。

习性:栖于湿润多草的草甸及稻田。 注:有时被列入Rallina属。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