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睺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罗睺寺

罗睺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东隅。

为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罗睺寺创建于唐代,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重建,清代曾多次重修。

罗睺寺高墙大院,院内有卵石小径,幽深古老。门前有一对雕刻精致、造型粗犷的唐刻石狮,是五台山地区罕见的珍品。寺内现存有天王殿、文殊殿、大佛殿、藏经阁、厢房、配殿、廊屋和禅院。

罗睺寺后殿中心装有远近闻名的“开花现佛”,那是一套木构装置系统的圆形佛坛,坛上中心装有一朵三米多高的莲花,四尊佛像坐于莲花瓣中,地下圆盘转动,操纵花瓣开合,花瓣中四尊坐佛随花瓣之开合而或隐或显,故取名叫“开花现佛”,成为寺内一大奇观。

罗睺寺在塔院寺东。据佛教经典记载,释伽牟尼出家前曾娶妻生子,儿子取名罗睺罗。后来,罗睺罗15岁出家,成为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罗睺寺就是为纪念释迦牟尼的儿子而建的。

罗睺寺占地面积15000多平方米,计有殿堂楼房110余间。门旁有石狮子一对系唐代遗物。五台山中心区的唐代的石雕卧狮仅此一处。山门左侧丈余高的藏式砖塔,叫文殊塔,塔上雕有文殊像。罗睺寺殿宇内的主要塑像,有明显的喇嘛教风格。山门内的第一座是天王殿,四尊天王塑像,是按喇嘛教《度量经》的规定塑的,和其它青庙(和尚庙)大殿的四大天王形象略有不同。

第二座殿叫文殊殿,殿内的文殊菩萨塑像和别的青庙里的更不同。文殊菩萨骑坐的狮子卧在莲台上,文殊菩萨面色是白的,而不是金色的,肩膀两边还添了伸出的肩花,肩花上一边放着智慧剑,一边放着经书。这是喇嘛庙文殊菩萨塑像的典型特征。第三座大佛殿里供有四方极乐世界、东方琉璃世界、人间婆娑世界的三世佛以及八大供养菩萨。

罗睺寺最吸引人的景观是“开花现佛”,在寺院的最后一座大殿里。殿中央有一木制彩绘大莲花。莲花茎部下方连着一个大圆盘,平时,莲瓣紧合,当莲台转动时,莲瓣便在空中徐徐绽开,四尊阿弥陀佛像慢慢现了出来,世称“开花现佛”。

相传释迦牟尼出家前曾娶妻生子,其子名为罗睺罗,并于15岁时出家,成为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本寺就是为了纪念他而建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