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3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竹节虫

竹节虫

walkingstick

亦作stick insect。

也称“干柴棒”,竹节虫目(Phasmatodea)竹节虫科(Phasmatidae, 即虫修科)昆虫,约2,000种。行动缓慢,绿色或褐色。形态像树枝,其他保护措施包括锐刺、臭气,卵形似种子。足和触角能再生。某些种的覆翅短,为革质,後翅大而色豔,但常折於腹上。热带的种类个体大,数量多。亚洲的Palophus属及东印度群岛的Pharnacia属体长可超过30公分(12吋)。北美的普通竹节虫(Diapheromera femorata)危害严重时使栎树落叶。 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是我国南方山区树林及竹林中比较常见的昆虫。因为繁殖能力强,数量很多,且因终生以植物为食,所以它是著名的森林害虫,尤其到了繁殖季节会毁掉大批树木,所以人们把它们叫做“森林魔鬼”。

有翅亚纲的1目。因身体修长而得名。有翅或无翅。体长大,一般在10~30毫米,最大的260毫米。前胸节短,中胸节和后胸节长,无翅种类尤其如此。有翅种类翅多为两对,前翅革质,多狭长,横脉众多,脉序成细密的网状。几乎所有的种类均具极佳的拟态,大部分种类身体细长,模拟植物枝条,少数种类身体宽扁,鲜绿色,模拟

竹节虫
普通竹节虫(Diapheromera femorata)

植物叶片,翅宽扁,脉序排成叶脉状,腹部及胫节、腿节亦扁平扩张。此虫常可营孤雌生殖,雄虫常较少,未受精卵多发育为雌虫。当受伤害时,稚虫的足可以自行脱落,而且可以再生。高温、低温、暗光可使体色变深,相反,则体色可变浅。白天与黑夜体色不同,成为节奏性体色变化。竹节虫植食性,可以危害植物,尤其在大洋洲有几种竹节虫往往大批发生,食害尤加利树叶。中国亦有为害栎类树木,致成灾害的报道。

竹节虫算得上著名的伪装大师,当它栖息在树枝或竹枝时,活像一支枯枝或枯竹,很难分辨。竹节虫这种以假乱真的本领,在生物学上称为拟态。有些竹节虫受惊后落在地上,还能装死不动。

竹节虫行动迟缓,白天静伏在树枝上,晚上出来活动,取叶充饥。它的生殖也很特别,一般交配后将卵单粒产在树枝上,要经过一两年幼虫才能孵化。有些雌虫不经交配也能产卵,生下无父的后代,这种生殖方式叫孤雌生殖。竹节虫是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刚孵出的幼虫和成虫很相似。它们常在夜间爬到树上,经过几次蜕皮后,逐渐长大为成虫。成虫的寿命很短,大约只有3—6个月。

竹节虫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大约有20多种,生活在森林或竹林中,是森林的害虫,有的种类还危害农作物。

竹节虫具有较强的毒性,抗药性较强,不易防治;俗话说“干柴棒、野鸡项,早上咬、晚上葬”。

世界最长的竹节虫

在是在Borneo(婆罗洲雨林)发现的巨型竹节虫,现被制成标本保存于伦敦Natural History Museum(自然历史博物馆)。据说是世界上最长的竹节虫。这只竹节虫有55厘米。

竹节虫
竹节虫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