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根荨麻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Urtica macrorrhizaHand.-Mazz.

别名:火麻、荨麻、老虎麻(云南俗名)

分类:荨麻目--荨麻科--荨麻属

描述: 多年生草本,具长而粗的木质化根状茎。茎自基部多出,下部粗达1厘米,高60-

150厘米,四棱形,下部的刺毛较密,上部的则较稀,并有向上倾的细糙毛,具多数短分

枝。叶草质或薄纸质,三角状卵形,较小的常长圆状卵形,长5-11厘米,宽2.5-6厘

米,先端锐尖或短渐尖,基部截形或浅心形,边缘生9-11枚粗牙齿,有时茎中部叶有

重牙齿,上面干后变褐黑色,疏生糙伏毛,下面干后变浅褐绿色,在脉上疏生细糙伏毛,

两面几乎无刺毛,钟乳体细点状,密布于两面,基出脉5,上部一对伸达上部齿尖,侧脉

2-3对;叶柄1-7厘米,疏生刺毛和密生上倾的细糙伏毛;托叶合生,草质,干后变棕

褐色,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7-10毫米,先端常2浅裂或锐尖,被微柔毛和钟乳体,

有纵肋数条。雌雄异株或同株(雄序生下部叶腋,雌序生上部叶腋);花序圆锥状,长过

叶柄,序轴疏生细糙伏毛和刺毛。雄花近于无梗,在芽时直径约1.2毫米,开放时径约

2毫米;花被片4,合生至中下部,裂片卵形,外面疏生微柔毛,退化雌蕊近碗状,干后

褐色;雌花小近无梗,长约0.4毫米。瘦果宽卵形,长约1毫米,稍扁,熟时淡褐色,表

面有明显的疣点;宿存花被片4,内面的二枚与果近等大,椭圆状卵形,草质,干后变棕

黑色,边缘薄,淡褐色,外面的二枚较内面的短3-4倍,近圆形,外面被细硬毛。花

期7-8月,果期9-10月。

药用——

【药 名】:粗根荨麻

【拼 音】:CUGENQIANMA

【来 源】:为荨麻科植物粗根荨麻的全草。

【功 效】:祛风除湿、平肝解痉、解毒。

【主 治】:用于风湿痹痛、关节、筋骨疼痛、四肢拘挛、腰膝疼痛等。 用于肝阳上亢、头痛、眩晕。以及小儿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等症。用于荨麻疹、毒蛇咬伤。

【性味归经】:辛、苦,温。肝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一12克。

【别 名】:巨根荨麻(《中国经济植物志》)、老虎麻、活麻(云南)

【拉丁名】:粗根荨麻 Mrtica macrorrniza Hand.-Mazz.

【考 证】: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