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池山

仇池山位于甘肃省陇南地区西和县南境的大桥乡,地理位置在东经105°20'与北纬33°45'之间,海拔1791米,自然高度793米,山顶面积约5×3平方公里,小舟之状,四周红岩石壁、险要无比,历史上,军、寇多次安营扎寨,故又有大山寨之称。
位于甘肃西和县大桥乡的仇池山,是古仇池国所在地,山上的八沟十坡中有小有洞天、八仙上寿、伏羲仙崖、洞油神鱼、麻姑山洞、金龙戏珠、石勺奇潭、无根之水等仇池八景以及玉泉洞、汪猴洞、峰崖洞、骆驼洞等古洞。山上出一种石头叫仇池石。仇池石是一种柱状布满瘤状石质的石灰岩,表面有圆瘤或小孔洞,涡洞相通,嶙峋异趣,颜色为淡红淡绿,石质软硬相间,硬若玛瑙,软如吸水石(图十六)。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任陕西风翔县判官时,偶得一方仇池石,置于一个由朝鲜进贡的高丽铜盆之中,供于案上,每逢闲暇之际,或邀友共赏,或独自观赏,望石自乐,迷恋遐思,爱不释手,视若珍宝,并留有《仇池石》一诗:
海石来珠穹,秀色以珠绿。
陀陀尺寸间,宛辅陵恋足。
连娟二华顶,空洞三茅腹。
初疑仇池化,又恐赢州蹙。
殷勤峤南使,馈饷扬州牧。
得之喜无殊,与汝交不渎。
盛以高丽盆,藉以文登玉。
幽光先五夜,冷气压三伏。
老人生如寄,茆舍久未卜。
一夫幸可致,千里常相逐。
风流贵公子,窜谪五当谷。
见山应已厌,何事夺所欲。
欲留嗟赵弱,宁许负秦曲。
传观甚无许,间道归更速。
仇池山是人文始祖三皇伏羲、神龙、轩辕的诞生地,仇池山神殿里有三皇塑像。(原伏羲塑像是一个童子像,兽头人脸,头上有两个角,眼睛是向上立起的,全身是毛,脖子和腰上有树叶,左手撑着日月、右手撑着太极九宫八卦。)仇池山也是伏羲、女娲的祖母仇池金母、母亲华胥和父亲雷公诞生之地,后人称伏羲的祖母、母亲和女娲为无敌三母。《河图》曰“大迹在雷泽,华胥履之而生伏羲。”《太平御览》云“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密牺。”密牺即伏羲也。学者研究认为,伏羲生于仇夷(仇池),长于成纪(汉水)。当地百姓传记的《原始天神人祖宝卷》、《羊麻城之战——媳妇溜天降神龙》、《人皇出野湾——母望儿雄关》中有对人文始祖三皇诞生、修炼于仇池山有详细记载。每年正月十五仇池山雷公河(西汉水)举行<太极九宫八卦祭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