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揖唐

王揖唐(1878---1948)名赓、志祥,字什公、一堂、逸堂、慎吾。安徽合肥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早年曾在皖系军阀段祺瑞手下任职。“七七”事变后,叛国投敌。历任东三省督练处参议,奉天警务处长兼参谋处总办代理总参议,1912年任军咨府军咨使, 统一党理事长,共和党干事,进步党理事,总统府秘书、参议、顾问, 11月26日授为陆军中将,1913年2月12日加陆军上将衔,12月30日授以二等嘉禾章,任参议员,1914年任参政院参政,总统府咨议 10月8日授以勋四位,江皖筹赈督办, 1915年任吉林巡按使,12月21日授一等男,1916年任内务部总长,兼京都市政督办,众议员, 1917年11月23日授予一等文虎章,12月30日授予一等大绶嘉禾章,临时参议院议长,安福俱乐部干事部主任、总裁,众议院议长,外交委员会专门委员,1918年8月12日授予一等大绶宝光嘉禾章,10月16日授予勋三位,1919年任北方议和总代表,5月21日授予勋二位,1920年免。1924 年任安徽省长兼督办安徽军务善后事宜,1925年免。1931年任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1933年任行政院驻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1935年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1937年任委员长,伪华北临时政府常务委员会委员兼赈济部总长,1938年兼伪内政部总长,兼联合委员会委员,1939年任伪新民会会长,兼中国佛教学院董事长,1940年任伪中央政务委员会委员,伪考试院院长,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委员长兼内务署督办,兼新民会会长兼新民学院院长,伪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40年春,日本派遣军总参谋长被调回国,王曾设宴欢送,并呈递感谢状。王逆在致欢送词中称赞其功高勋著,此次离任回国,“真令人有离别慈父之感”。国人对他这种明目张胆,认贼作父的丑行,无不切齿痛恨。1940年10月,王逆应邀去日本访问,他参拜了靖国神社,还叩谒了天皇。归国后曾写诗抒感明志,其中一首诗称:“八纮一宇浴仁风,旭日萦辉递藐躬。春殿从容温语慰,外臣感激此心同。”诗的开头即对日本军阀征服世界的迷梦加以由衷的赞颂,接着表露了对被接见的感戴心情,奴颜媚骨溢于言表。最后自称“外臣”,简直是“纳表称臣”,申明了甘心作奴才到底的心志。此外,王逆还多次主持了“治安强化运动”,派遣伪军深入华北农村,破坏生产,屠杀抗日军民,更是其罪当诛。
1941年任伪华北防共委员会委员长,兼剿共委员会委员长,1942年任伪国民政府委员,兼伪华北综合调查研究所长,兼华北青少年团统监, 1943年任伪最高国防委员会委员,伪全国经济委员会副委员长,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咨询会议议长。
王逆被捕后即起诉,由冀高法院刑二庭长何承焯主审。王逆自知罪行重大,于是大耍花招,每次侦讯时都装聋作哑。1947年秋,王逆委托律师刘煌等,突然举行记者招待会并散发声明。声明承认附逆降敌,有罪于国,同时却反戈一击,声称刑二庭长何承焯曾在伪司法总署任职,是一小汉奸。称“以小汉奸高踞堂上审大汉奸,将何以杜悠悠之口”。消息传出,九城轰动。南京司法部只得撤消何承焯职务,另委派吴盛涵为刑二庭长,重新审理王揖唐汉奸案。
在以后的侦讯中,王逆仍装病,对法庭询问,哼哼哈哈,不作明确回答。如法庭命令他解释访日诗时,他推称这是文人游戏之笔墨,无深大义。1948年秋,王逆终被处决,身中数弹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