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翠湖

位于昆明市五华山西麓,云南大学正门对面。虽然面积不算太大,但却很有特色,这里最初曾是滇池中的一个湖湾,后来因水位下降而成为一汪清湖,占地面积352亩。湖东北有"九泉所出,汇而成池",故又名"九龙池"。翠湖,原称"菜海于",清初藩王吴三桂"填菜海子之半,作新府",改名"洪化府",后又改称"承华浦"。清康熙年间云贵总督范承勋、巡抚王继文于湖中建碧漪亭(俗称海心亭),水光潋滟,绿树成荫。唐继尧时在湖中筑有东西堤和南北堤,把湖一分为四,湖中有海心亭,西侧有观鱼堂,东南有水月轩。堤畔遍植垂柳,柳枝拂面,湖内多种荷花,藕花飘香,旧有“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抚楼台”之联,被誉为“城中碧玉”。近年增置亭、台、回廊、曲桥等建筑,其建筑精致玲珑,亭阁均有匾对,歌咏园中的景观。观鱼楼前有黄奎光书题联云:
有亭翼然,占绿水十分之一;
何时闲了,与明月对饮而三。
每年冬天有成千上万只北方飞来的红嘴鸥在翠湖越冬,嬉闹戏水,争抢食饵,给翠湖增添了无限的情趣,成为春城一大景观。湖上楼阁,岛上瑶台,名木花卉,名人题咏,把翠湖点缀得更加秀美,是人们休闲游览的好地方,为昆明市区著名风景名胜。

这里碧波绿掩,以“翠堤春晓”而闻名。被誉为“城中碧玉”。 翠湖公园分为五个景区,东北面是个竹林岛,常有人在此对歌,要想听民间小调,竹林岛是个绝好的去处;东南面是金鱼岛。金鱼岛绿荫掩映,花草繁茂,环境清幽;中部是“湖心亭”(在湖心岛处)景区, 这里亭台楼榭与曲廊相连环绕着一渺池水、清朝道光年间云贵总督阮元所建的“观鱼楼”就在这里;在湖心亭东面“唐堤”右侧是“水月轩”;湖心亭西南面是西南岛(又叫棕榈岛),岛上棕榈成林、绿草如茵,还植有龙舌兰,一派亚热带风光。 现在的翠湖公园一带曾是滇池中的一个湖湾,后来因水位下降而成为一汪清湖。在元末时曾有莱园稻田和莲池,尚与滇池之水相连,故称为“菜海子”,又因为在东北面的竹林岛处有九个泉眼,“九泉所出,汇而成池,故名九龙池”。自明朝起的历任云南行政官员都曾在这里修亭建楼。 明朝(1382年)沐英在翠湖西面湖畔“种柳牧马”,并修建“柳营”,作为军事部署和发号施令的中心。后来,沐氏后代将“柳营”改建为别墅。由于垂柳和碧水构成其主要特色的缘故, 本世纪初正式定名为“翠湖”。
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云贵总督范承勋、云南巡抚王继文在湖心岛上建“碧漪亭”,俗称“湖心亭”,在北岸还建“来风楼”,翠湖至此才成为昆明的风景名胜之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1985年起,每年冬季都有大量海鸥从西伯利亚飞到昆明过冬,其中就有一部分就在翠湖栖息。每年这时候,逛翠湖赏海鸥便会成为昆明人以及许多外地游客的一大乐趣。特别是隆冬季节,在翠湖,外地客人能对昆明仍然碧绿一片、鲜花不断的冬季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也充分说明了昆明的四季如春, 距翠湖很近的螺峰山上就是昆明圆通动物园,圆通寺也在附近,有兴趣的游客可以从这里步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