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害

概述冷害(chilling damage)是农业气象灾害的一种,即作物在生长季节内,因温度降到生育所能忍受的低限以下而受害。某些作物受害后形态上无明显症状,不易发现,俗称“哑巴灾”。冷害发生时的日平均温度都在0℃以上,有时甚至可达20℃左右,因作物及其所处的发育期而异。同一种冷害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称谓。如水稻抽穗开花期的冷害发生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称秋季低温害,俗称“翘穗头”;发生在广东、广西地区时因值寒露节气,故称寒露风。
分布冷害的发生范围在世界上分布很广,纬度和海拔越高,越易发生。日本北部有较高的发生机率,70年代有严重冷害的共达6年,1980年的冷害使288.6万公顷的农田面积受害。此外,在澳大利亚、朝鲜、美国、加拿大、尼泊尔、印度和秘鲁等国,冷害也常有发生。中国的冷害以东北地区较为严重,长江流域主要发生在春秋季,云贵高原主要发生在8、9月份。
类型按发生时的天气特点,可分3种类型:①湿冷型。低温伴随阴雨,日照少,相对湿度大而气温日较差小。②干冷型。冷空气入侵后,天气晴朗,相对湿度小而气温日较差大。③霜冷型。前期低温与来得特早的秋霜冻相结合所致。
按对作物危害的特点,则可分为:①延迟型冷害。较长时期的低温削弱植株生理活性,引起作物生育期显著延迟,在生长季节内不能正常成熟,导致减产。②障碍型冷害。作物在生殖生长阶段,主要是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遇短时间低温,生殖器官的生理机能被破坏,影响孕穗和受粉,造成空壳减产。③混合型冷害。由上述两类冷害相结合而成,比单一型为害更严重。
按成因一般可分为辐射冷害、平流冷害和蒸发冷害三种。
1、辐射冷害在我国北方的晚春和初秋比较常见,往往在无风晴朗的夜晚出现。当太阳下山后,白天被土壤和植被等吸收的热量通过大气的传导,逐渐向上空辐射散失;再加上无风无云,热量散失无所阻挡,就更加速了近地面空气的冷却与下沉。到黎明前数小时,能使作物周围的气温下降到0度以下,甚至使低洼地区降至-4度至-8度。
2、平流冷害由于起因于两极地区冷气团的入侵,所以常在春秋两季发生,并且有时可以连续几昼夜。加之它受地形和云量的影响较小,涉及面也比较广。辐射冷害和平流冷害常同时发生,引起地面气温急剧下降,危害严重。
3、蒸发冷害则多发生在雨后,每当受到干冷空气侵袭时,植物表面水分会很快蒸发,致使因失热而受冻。
危害冷害对作物生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削弱光合作用。如各种作物均以24℃时的光合作用强度为100%,则在12℃条件下大豆的光合作用强度为85%,水稻为81%,高粱为74%,玉米为62%。低温使光合作用强度降低15~38%。②减少养分吸收。低温减少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能力,以24℃条件下对养分的吸收为100%,在12℃条件下水稻对铵态氮的吸收为50%,磷为44%,钾为42%;大豆对铵态氮的吸收为87%,磷为55%,钾为70%,均显著减少。③影响养分的运转。低温能妨碍光合产物和矿物质营养向生长器官输送,使作物正在生长的器官因养分不足而瘦小、退化或死亡。在幼穗伸长期,低温使茎秆向穗部的养分输送受阻,花药组织不能向花粉正常输送碳水化合物,从而妨碍花粉的充实和花药的正常开裂、散粉。在灌浆过程中,低温不仅因减弱光合作用而使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减少,而且阻碍光合产物向穗部的输导。
防御措施主要有:①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适合的作物品种和播栽期,以便在低温敏感期避开有害低温。②根据冷害预报调整作物布局和品种比例。如中国南方稻区根据春秋温度条件调整双季稻种植面积和早晚熟品种的搭配,北方根据生长季节的热量条件安排水稻、玉米、大豆、高粱等大秋作物的种植比例,冷害年扩大耐寒作物和早熟品种的面积等。③调节农田小气候。利用塑料薄膜温床育苗移栽,既可克服春季低温危害,又能使作物提早成熟,避开秋季低温。在低温来临之前,灌水或喷洒保墒剂等常可改善近地层温度状况。④培育作物的耐寒早熟品种。⑤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田间管理等。
我国常见冷害主要有:①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喜温作物,如水稻、玉米等,各种类型的冷害均可能出现,往往造成粮食大幅度减产;②华南双季稻,因春季“倒春寒”造成早稻烂秧,秋季“寒露风”造成晚稻空粒。华北一季稻也有因“倒春寒”引起秧田死苗。华中的麦茬稻在开花期遇低温,空粒增多,稻穗不下垂,俗称“翘穗头”;③橡胶树受冷害,在华南多表现为破皮流胶,枝叶枯萎,以至全株死亡;在云南多表现为“烂脚”,树干基部霉烂一圈而死亡。冷害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低温强度和持续时间、天气阴晴、风力大小、作物品种和发育期等。
对冷害敏感的果蔬果蔬种类 冷害临界温度(℃) 冷害症状
苹果(某些品种) 2~3 内部褐变、褐心、湿裂,表皮软化,呈烫伤状
油梨 4.5~13 果皮呈灰褐色
香蕉(绿熟或成熟) 11.5~13 完熟时果色暗绿,中央胎座硬化
番石榴4.5 果肉受损、腐烂
芒果 10~13 果皮呈灰色,烫伤状失色,不能正常完熟
菠萝 7~10 完熟时果色暗绿,果肉呈水渍状
番木瓜 7 果皮凹陷,果肉呈水渍状,不能正常完熟,无香味
柑橘 3 果皮凹陷,出现褐色斑
蔓越橘 2 质地呈橡皮状,果肉红色
葡萄柚 10 果皮凹陷,呈烫伤状,褐变
柠檬 11~13 果皮凹陷,有红褐色斑点,膜状污斑
莱檬 7~9 表皮凹陷,时间稍长转褐色
油橄榄 7 内部褐变
石刁柏 0~2 颜色暗淡,呈灰绿色,顶端柔软
茄子 7 表面呈烫伤状,出现交链孢菌病斑,种子变黑
黄瓜 7 果皮凹陷,水渍状斑点,腐烂
西瓜 4.5 果皮凹陷,散发臭味
硬皮甜瓜 2~5 果皮凹陷,果皮腐烂
蜜露甜瓜 7~10 果皮呈红褐色,失色,果皮腐烂,不能正常成熟
秋葵 7 失色,成片呈水渍状
甜椒 7 果皮凹陷,花萼上出现轮纹病斑,种子变黑
马铃薯 3 内部褐变,稍甜
番茄(成熟的) 7~10 水渍状,软化,腐烂
(绿熟) 10~12 完熟时果色不佳,轮纹病斑
西葫芦、南瓜 10 腐烂,出现轮纹病斑
甘薯13 腐烂,表面凹陷,内部变色,煮熟后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