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花戏楼
花戏楼,一称大关帝庙,山陕会馆。在安徽亳州城北关。
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为山西商人王璧、陕西商人朱孔领发起筹建,后经康熙、乾隆共三朝百余年多次扩建,面积达3163平方米。因这里主奉关帝,又称“大关帝庙”;因戏楼遍布戏文,彩绘鲜丽,俗称花戏楼。
清顺治十三年(1656)集资重修大关帝庙,康熙十五年(1676)建立歌台,即戏楼。花戏楼大殿为主体建筑,戏楼辅衬。大殿高10米,后为正殿,殿中供奉关羽木雕像,两侧立关平、周仓像,毁于侵华日军。戏楼舞台呈凸字形。台正中书“演古风今”四个金字,台前悬木对联一副,右书“一曲阳春唤醒今古梦”,左书“两般面貌做尽忠奸情”。戏楼东侧为钟楼,西侧为鼓楼,两楼中间是前门,系仿木结构三层牌坊式水磨砖面建筑,一幅幅精美砖雕镶嵌其间。大殿前置铁鼎侧立铁鹤一对,足蹬神龟,高3米,重500余公斤,铸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
花戏楼以其表现数十出戏文、掌故的砖雕、木雕、彩绘闻名于世。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