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涧镇
乡镇简介磁涧镇位于新安县的东南部,东连洛阳市区,西接新安县城,南界宜阳县、北交五头镇,素有洛阳西大

门之称。总面积约108平方公里。31个行政村。[4]
行政区域磁涧镇辖南窑、掌礼、柴湾、礼河、下元、奎门、赵洼、八里、尤彰、杨镇、游沟、侯沟、八陡山、兰洼、杨家洼、东皇、申洼、陈古洞、前洼、岭东、寺沟、闫湾、李子沟、姚家岭、石人洼、小河口、江沟、五里岭、黄洼、龙渠、梨园31个行政村[3]
经济发展磁涧镇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迅猛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8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1.4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5亿元,税收入库完成1800万元,财政收入完成718万元,镇域内有效投资6000万元,现已形成了以建材、机械加工、金属加工为主的三大产业群。磁涧镇农村经济全面发展,通过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推广科学技术,该镇农村正在传统农业生产向产业化经营发展,朝天椒种植已超过10000亩,涧北种植大粒樱桃8000亩,产业化面积达到近2万亩。磁涧镇党委、政府通过政策扶持,产业富民,多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农民人均收入稳定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80元。[1]
经济思路
磁涧镇根据实际确立的经济思路是:以招商引资、农业产业化、优化环境为重点,发挥地域优势、人才优势,完善城郊型农村经济,做好服务文章,依靠城区优势带动经济的全面发展。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实施了菜、鸭、鱼等链条式养殖模式,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形式,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2000年-2008年,该镇新上企业40余家,初步形成了环保设备、建材、小五金、力车配件、耐火材料等十大系列产品。
经济发展规律
一是始终坚持工业强镇、商贸兴镇、产业富民、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二是创优服务环境,支持个体经济发展,着力发展第三产业;
三是高度重视改善民生,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全镇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生态文明、社会和谐、人民富裕奠定坚实基础。
全镇拥有闻洲瓷业、洛阳兰迪等支柱企业,多晶硅重点项目已正式投产,预计在今年内将发挥出较大的经济效益,三年内经济翻一番的目标必定会实现。
地理概括磁涧镇位于新安县东部,位于东经111°53′至112°9′和北纬34°36′至35°5′之间,属于豫西浅山丘陵区,西与城关接壤,北和五头镇相连,南与宜阳县和南李村乡紧邻。
磁涧镇地貌为丘陵和河谷阶地,其中丘陵面积约占35%,河谷阶地分布在涧河两侧。北部为黄土丘陵地带,自然地面海拔260—341m;南面为高程220—320m的平原地带,地势平整,土地肥沃。
磁涧镇所在区域属于黄河水系,涧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区域内地下水埋藏较深(150—200m),分布于涧河谷阶地及广大丘陵区域。磁涧镇属于北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其特征是春暖风多,夏热多雨,秋爽日照长、冬长雨雪少,适宜农作物生长。全镇年均气温14.5℃,年均降水量4.5mm,年均风速2.9m/s。
磁涧镇交通十分便利,310国道横贯东西,境内有铁磁、磁五等县级公路,磁石路与宜阳县相通,洛阳市公交车直达镇政府所在地。全镇已基本实现村村通,组组通正在有条不紊实施,为该镇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2]
文教卫生在全镇积极开展“讲正气、树新风、建绩效”主题教育活动 ,认真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各行政村开展争创“五好家庭”、“文明户”等活动 ,成立红白理事会,倡导文明新风;破除封建迷信,利用文化大院组织各种健康向上的群体性文艺活动 ,在“儿童节”、“妇女节”、“重阳节”、“元霄节”等重大节日里组织大型民间娱乐活动,增强了广大干群的精神文明意识,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
2009年全镇共有初中2所,小学20余所。为实现教育强镇战略,加大对学校基础设施力度,改善了办学条件。全面实施了教育“两免一补”项目和对贫困学生生活补助,妥善调整了中小学布局,大力开展学校创建活动 ,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中招成绩稳居全县第一。
卫生情况
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在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下,重建了镇卫生院,强化了各行政村的卫生所建设,使我镇的广大群众的卫生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