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禄寿星
福禄寿星的由来福禄寿三星之说,约起于明代。福禄寿三星之所指,道书和民间历来众说纷纭。《金箓祈寿早朝仪》称:“南极老人福禄寿

三星真君”,据文意,似乎将福禄寿三星统归於“南极老人”名下。现在,道教和一般民众大致认为,福星指的是天官;禄星指的是文昌;寿星指的是南极老人。奉祀寿星,起於先秦。《史记》的《封禅书》称,秦时“於杜、亳有三社主之祠、寿星祠”。《史记索隐》注称,“寿星,盖南极老人星也,见则天下理安,故祠之以祈福寿”。汉代以来,一直列为国家祀典。但是,明代洪武三年起,以其为妄而罢祀。然而,道教中的奉祀依旧,并且,将其与天官、文昌同列为福禄寿三星。
三星职司

福星天官,当以赐福为职。《三官灯仪》称,“真都元阳,紫微宫主,自然大圣,赐福天官,统摄天界,役使鬼神,保天长存”。禄星文昌,文昌有六星,其中司禄星,纬书《春秋元命苞》称“司禄赏功进士”,主文人之功名利禄。寿星南极老人星,《史记正义》称“为人主占寿命延长之应”。
奉祀有福、得禄和长寿等三个目标,一直是中国道教信徒和普通民众追求的共同理想。因此,明代以降,民间对福禄寿三星的奉祀经久不衰。道教宫观,尽管少有专门设立的福禄寿三星君殿,但是单独供奉寿星的仍较普遍。中国福禄寿三星瓷雕至今仍然有人请回家供奉,并预先在道观中开光分灵,以求灵验,护佑合家有福、得禄和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