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疆大吏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3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指明清两代的布政使、按察使、总督、巡抚,亦作疆臣、疆吏。因皆系皇帝亲自任命,总揽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镇抚一方的要员,所以把他们与古代分封疆土的诸侯相比拟,故称。其中布政使、按察使又称方面大员。

《明史.兵志二》:“当是时,都指挥使与布、按并称三司,为封疆大吏。”《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连升带保,不到二十年功夫,居然做到封疆大吏,在湖北巡抚任上,也足足有了三个年头。”亦称“封疆大臣”。马其昶《濂亭集序》:“朝廷置封疆大臣,率取材曾门。”

是指古代省一级长官,如总督,负责大区域军政事务,职权最重;巡抚掌一省财政、民政、司法,乡试,地位略次于总督,或执掌关防大印的统帅、以及品级相当高的官员。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省长省委书记兼军区司令员的职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