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栖竹径

云栖竹径(Bamboo-lined path at Yunqi)
云栖竹径位于西湖之西南,钱塘江北岸,五云山云栖坞里。旧传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五云山上的五彩祥云,常飞集坞中栖留,并经久不散,称“云栖”。 此地距杭州区约20公里,远离市井,山深林神秘密,竹林满坡,修篁绕径,素以竹景清幽著称于世。景名曰《云栖竹径》,现为“新西湖十景”之一。
云栖竹径,四季皆含画意。春天,破土竹笋、枝梢新芽,一片盎然生机;夏日,老竹新篁,丝丝凉意;秋天,黄叶绕地,古木含情;冬日,林寂鸣静,飞鸟啄雪。
是杭州“新西湖十景”中难得的一处以万千茂竹、叮咚溪泉、生态天然的幽静景点。历史上,云栖周围有回耀峰、宝刀陇、青龙泉、圣义泉、金液泉、壁观峰等山水林泉自然景色,合称“云栖六景”。其自然景色之美,清人陈璨诗有“万竿绿竹影参天,几曲山溪咽细泉”的佳句。盛夏到此旅游,更能领略其绿郁、清凉、寂静、幽雅之感。
从云栖石牌坊进入,就可以看见石径幽窄,翠竹成荫,泉水叮咚的自然景色.漫步在竹的世界里,仰头不见日光.若即若离,别有情趣,故名为“云栖竹径”。竹径中央的青石板与两旁的卵石之间用黑砖相隔,相传,清代康熙,乾隆二帝都曾来过云栖,当时以中央为御道,专供康熙,乾隆行走.竹径旁有洗心,三聚 ,回龙,悦性,皇竹,遇雨等亭,还有碑亭一座,上有陈云同志题写的"云栖竹径"四字.走完竹径,有一处云栖古寺,系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吴越王国创建,净土宗第八祖师,明末四大高僧之一 宏法师曾在此居住过,这些随这岁月的流逝而成为过去,云栖寺旧址现为杭州市总工会工人休养院.
云栖竹径,向以清凉幽静著称,夏天是避暑消夏的好去处.这里有树龄千年以上的枫香树,树干三人合抱,高近40米,是西湖著名古树.霜降后,满树红叶如映日彩霞.
石板路两旁翠竹成林,漫步竹径衣衫俱绿,路边有一池,名“洗心池”,池水清凉透明。清晨曙光升起,透过竹叶洒在路上,金色斑斑,几声鸟语,更显山色清幽,竹径尽头古树成行,有亭可憩,有茶室可小坐品茗。这里远离闹市,风景优美,环境清静,确实是个疗养休息的好地方。云栖盛产茶叶,为杭州四大名品之一,附近有茶叶研究所,对茶叶的栽培、生产起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云栖、梅家坞一带因土质极好,适宜种茶,因此是杭州的主要茶叶生产基地,每年出口量很大,誉满中外。
昔有云栖寺,竹林深处可闻钟磬声,初名“云栖梵径”。寺地尚存,旁有回雁峰、宝刀陇、壁观峰,均为云栖六景之一。盛夏到此旅游,更能领略其绿郁、清凉、寂静、幽雅之感。被誉为“湖山第一奥区”。现竹径旁筑有陈云同志题书“云栖竹径”的碑亭和洗心亭,增添了人文景观。其自然景色之美,清人陈璨诗有“万竿绿竹影参天,几曲山溪咽细泉”的佳句。
门票8元。
如何到达坐Y4路、324路、658路到云栖竹径站下车。
【吟颂】云 栖 竹 径
---扬 眉
一条蜿蜒的石板路径通向茂密的竹林,
把人们带进了竹乡林海的圣地;
一条清亮的溪流从五云山中流淌下来,
把游客拉入了梵音磬国的仙境。
重叠的山峦荡起青幽的波澜,
一浪推着一浪泻入了钱塘江的江湾;
青灰的古寺飘起檀木的烟霭,
一屡缠着一屡飘入了六和塔的塔窗。
回雁峰的峰峦飘忽着祥和的彩云,
云中展翅着矫健的苍鹭;
壁观峰的峭壁悬挂着粗壮的藤条,
藤上垂挂着紫色的烟萝;
宝刀陇的溪流涤荡着赭石的岩壁,
壁下流淌着清冽的水花。
青龙泉的泉水散发着仄仄的寒气,
守护着一方清凉的幽居;
圣义泉的泉池承载着幽幽的清波。
彰显着一弯圣洁的甘露;
金液泉的泉眼涌动着汩汩的乳液,
宣泄着一腔激昂的深情。
洗心亭的山风洗涤着炙热的胸怀,
撩开了人们的衣襟;
回龙亭的景色留驻了探索的脚步,
撩起了人们的目光;
御碑亭的青石拓留了深邃的历史,
引起了人们的回想;
遇雨亭的瓦檐滴淌着淡淡的香液,
沁入了人们的心脾;
斧钺池的幽潭沉淀了远古的硝烟,
带来了宁和的气息。
零零落落的农家小院掩映在古枫香樟的怀抱中,
飘散出诱人的山野炊香;
断断续续的鸡鸣狗叫传出于杂花野草的绿荫里,
泄露了寂静的世外桃源。
竹林的色似绿色的海洋,
星星点点的人群有如游动的舟楫,
穿梭在浩瀚的波澜中一望无际。
竹林的声似清悠的琴萧,
爽爽飒飒的摇叶犹如吹弹的古曲,
盘桓在起伏的江峦畔一奏千载。
竹林的景似凉爽的仙宫,
丝丝若若的寒烟就如天庭的荷雾,
漂浮在幽深的竹竿间一过百代。
竹林的情似静谧的庙宇,
恬恬淡淡的心绪即如五色的祥云,
凝聚在无为的胸怀里一心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