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子组装
根据电原理图或逻辑图,运用微电子技术和高密度组装技术,将微电子器件和微小型元件组装成适用的可生产的电子组件、部件或一个系统的技术过程。它涉及集成电路技术,厚、薄膜技术,电路技术,互连技术,微电子焊接技术,高密度组装技术,散热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生产、辅助测试技术和可靠性技术等。
微电子组装一方面尽可能减小集成芯片和元器件的安装面积、互连线尺寸和长度,以提高组装密度和互连密度;另一方面尽可能扩大基板尺寸和布线层数,以容纳尽可能多的元器件,完成更多、更完善的功能,从而减少组装层次和外连接点数。微电子组装与常规电子组装的区别主要在于所用的元器件、组装结构和互连手段不同。前者以芯片(载体、载带、小型封装器件等)、多层细线基板(陶瓷基板、表面安装的细线印制线路板、被釉钢基板等)为基础;后者以常规的元器件-印制线路板为基础。微电子组装与常规电子组装相比,组装密度可提高5倍以上,互连密度可提高6至25倍,乃至100倍(薄膜布线技术),因此,能减小电子设备体积、减轻重量、加快运算速度(因信号传输延迟时间减小)、提高可靠性、减少组装级。微电子组装的发展方向是进一步研究新的如多基板高密度叠装组件、不需焊接的微互连技术等,以制造出更加先进的现代电子设备。采用集成度高的芯片,如集成电路芯片、晶体管芯片、电阻芯片、电容芯片以及其他微型元件、器件(如小型封装集成电路、晶体管),以取代常规的元件、器件等。改进芯片安装方法是缩小体积、提高组装互连密度、提高可靠性的一项重要技术。
①倒装片法和线焊法:属直接安装法,安装面积小,但芯片不能预测(老化筛选),影响混合电路或微电子组装组件的合格率和可靠性。
②芯片载体法:这是一种可预测的微小型芯片封装型式,四边和底部都引出焊区(或引线),最多达300多个。载体有多种结构型式(图1)。带有塔状散热器的有引线密封的载体和 4芯片的载体。密封陶瓷载体的可靠性高,应用广,其面积约为双列直插式外壳的1/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