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而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公元1986年4月26日凌晨,位于今天乌克兰的苏联第一座核电站——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发生爆炸,重达8吨多强辐射物质喷发泄漏,相当于1945年在广岛原子弹爆炸产生的能量的200多倍。造成核能史上最惨重的灾难。
事故发生后,原苏联政府和人民采取了一系列善后措施,清除、掩埋了大量污染物,为发生爆炸的4号反应堆建起了钢筋水泥“石棺”。此外,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还被辟为隔离区,很多人称这一区域为“死亡区”。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续维持着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运转,直至2000年12月15日全部关闭。
事隔二十年,事件仍旧持续的影响着人类与自然生态的正常发展。我们可以由以下一组数据去解读这二十年前所产生的灾难之痛:
10倍:绿色和平组织称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危害被低估10倍;
800年:专家称消除切尔诺贝利核泄事故漏后遗症需800年;
9.3万人:20年前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造成致癌死亡人数约为9.3万人左右;
27万人:27万人因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患上癌症,其中致死9.3万人;
34万人:核泄漏事故发生后,前苏联立即疏散了11万多人,随后数年,又从污染严重地区搬迁了23万人,前后共疏散34万余人;
20亿人:建立在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研究成果上的报告说,全球共有20亿人口受切尔诺贝利事故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