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分仪座

六分仪座是双子座和长蛇座之间的暗星座,是波兰天文学家赫维留斯为纪念他长期用于测量天体高度的“六分仪”而设置的。
六分仪座是17世纪由约翰·赫维留创立的一个南天小星座。最亮的星(六分仪座α)视星等4.49。包含好几对双星系统:六分仪座αγ, 六分仪座35和六分仪座40,另外还有几个变星。代表着赫维留经常用的测量仪器“六分仪”。
关于星座名称:Sextans

缩写:SEX
六分仪座
黄道星座:不是
位置:天球赤道上的暗淡星座,位于狮子座南方
大小排名:47
面积:314平方度
宽度:约20度
深度:约20度
22时到达最高点的月份:三至四月
能观测全星座的纬度范围:78°N至83°S
观测重点:
名称类别等级观测用具其他特点
六分仪座a星最亮星4.5等
六分仪座十七,十八远距双星分别为5.9等及5.6等肉眼或双筒镜距离地球分别为530及470光年,彼此无关连。
NGC3115
﹝纺缍星系﹞椭圆星系小或中等口径望远镜纺锤星系的名字来自于椭圆的外形。
六分仪座是17世纪由约翰·赫维留创立的一个南天小星座。最亮的星(六分仪座α)视星等4.49。包含好几对双星系统:六分仪座αγ,六分仪座35和六分仪座40,另外还有几个变星。代表着赫维留经常用的测量仪器“六分仪”。
深空天体星系包括NGC3115,位于大约2千万光年外,9.1等,呈侧面观。其余还有NGC3156,NGC3165,NGC3166,NGC3169等星系;其中以NGC3166,NGC3169最为明亮,在10等左右。这两个星系之间距离只有5万光年,互相影响结构。NGC3156为12.4等,NGC3165为13.9等。
命名类型赤经(J2000.0)赤纬(J2000.0)大小视星等

NGC3115星系10h05m14.1s-07°43′09″8.3′×3.2′9.1
NGC3166星系10h13m45.6s 03°25′31″5.2′×2.7′10.4
NGC3169星系10h14m14.8s 03°28′00″4.8′×3.2′10.2
重要主星六分仪座的主要星系如下:
巴耶恒星命名法弗兰斯蒂德恒星命名法视星等其他命名赤经(J2000.0)赤纬(J2000.0)光年距离注释
α154.49 六分仪座α10h07m56.3s−00°22'18"287
γ85.05 六分仪座γ,ADS755509h52m30.4s−08°06'18"262双星系统,分别为 5.58和 6.07等。
β305.09v 六分仪座β10h30m17.5s−00°38'13"345α2CVn型变星
δ295.21 六分仪座δ10h29m28.7s−02°44'21"300
ε225.24 六分仪座ε10h17m37.8s−08°04'08"183
185.65 六分仪座1810h10m55.8s−08°25'06"
195.77 六分仪座1910h12m48.3s 04°36'53"
355.79 六分仪座35,ADS790210h43m20.9s 04°44'52"双星系统,分别为 5.79, 7.14等
415.79 六分仪座41,ADS794210h50m18.1s−08°53'52"
175.91 六分仪座1710h10m07.5s−08°24'30"
255.97v 六分仪座SS/2510h23m26.5s−04°04'27"
66.01 六分仪座609h51m14.0s−04°14'36"
76.02 六分仪座709h52m12.2s 02°27'15"
146.21 六分仪座1410h06m47.4s 05°36'41"
46.24 六分仪座409h50m30.1s 04°20'37"
336.26 六分仪座3310h41m24.2s−01°44'30"
366.28 六分仪座3610h45m09.4s 02°29'17"
266.33 六分仪座2610h26m36.9s−00°59'17"
376.38 六分仪座3710h46m05.7s 06°22'24"
136.45 六分仪座1310h04m08.4s 03°12'04"
276.55 六分仪座2710h26m46.9s−04°23'18"
346.57 六分仪座3410h42m37.5s 03°34'59"
406.61 六分仪座40,ADS793610h49m17.3s−04°01'27"
236.66v 六分仪座RS/2310h21m02.0s 02°17'23"
126.70 六分仪座1209h59m43.1s 03°23'05"
96.72 六分仪座909h54m06.7s 04°56'43"
216.97 六分仪座2110h14m08.4s−07°59'36"
316.98 六分仪座3110h30m31.0s 02°09'01"
207.37 六分仪座2010h13m44.4s−07°23'02"
15.6LHS 29210h48m13s−11°20'12"14.81
激变变星一种爆发性的恒星,或称为CV型变星,指新星、超新星、耀星和其它正在爆发的恒星。激变变星(CV)是拥有一颗白矮星和伴星的双星系统(参考双子座U),这颗伴星通常是红矮星,但有些情况下它也可以是一颗白矮星或正在演化成次巨星。已经发现数百颗激变变星。以观测的观点来看,激变变星很容易被发现。它们通常是相当蓝的天体,而大多数的天体都是偏红的;这些系统的变化经长是相当强且快速的,强烈的紫外线甚至是X射线和一些特有的发射线是这类变星的典型产物。
这两颗星非常靠近,以至于白矮星的引力可以扭曲伴星,并且白矮星可以从伴星吸积物质。因此,伴星经常会被称为施主星,失去的物质会在白矮星的周围形成吸积盘,强烈的紫外线和X射线经常从吸积盘发射出来。吸积盘也是不稳定的,当盘内的部分物质落至白矮星时,会导致矮新星的爆发。在吸积的过程中,物质在白矮星的表面累积。而因为施主星通常含有丰富的氢,在多数的情况下,吸积层最底部的密度和温度终将上升达到足够点燃核聚变的反应。反应在短时间内将数层体积内的氢燃烧成氦,外面的产物和数层的氢会被抛入星际空间内,这就被看成是新星的爆发。如果吸积的过程持续进行的足够久,白矮星的质量将会达到钱德拉塞卡极限,内部增加的密度可能点燃已经死寂的碳,融合并触发Ia超新星的爆炸,将白矮星完全的摧毁。
激变变星可以细分成几个次级的群组,经常是以一颗明亮的原型特征为典型为来命名。这些群组可能会有些重叠,包括天鹅座SS、双子座U、鹿豹座Z、大熊座SU、武仙座AM、武仙座DQ、天蝎座VY、猎犬座AM和六分仪座SW。在某些情况下白矮星的磁场会强到足以打乱、甚至完全阻碍了吸积盘的形成。在强烈磁场下的可见光会显示出强烈和易变的极化,因此有时称为中度极化(在吸积盘只有部分被摧毁的情况)或高度极化(在阻碍吸积盘形成的情况下)。如同在早先就提到的,变星习惯以知名的原型星命名,高度极化和中度级化的分别被以相关的武仙座AM和武仙座DQ来命名。是一个巨型旋涡星系,Sb型,共有4条旋臂。包含一、二千亿颗恒星。银河系整体作较差自转,太阳处自转速度约220千米/秒,太阳绕银心运转一周约2.5亿年。银河系的目视绝对星等为-20.5等,银河系的总质量大约是我们太阳质量的1万亿倍,大致10倍于银河系全部恒星质量的总和。这是我们银河系中存在范围远远超出明亮恒星盘的暗物质的强有力证据。关于银河系的年龄,目前占主流的观点认为,银河系在宇宙诞生的大爆炸之后不久就诞生了,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我们银河系的年龄大概在145亿岁左右,上下误差各有20多亿年。而科学界认为宇宙诞生的“大爆炸”大约发生200亿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