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攻击机
A-3“空中战士”(Skywarrior)是美国道格拉斯飞机公司为美国海军研制的一种舰载重型攻击/轰炸机。原型机于1952年10月试飞成功,11个月后生产型下线开始服役。编号为A3D-1,次年换装推力更大的J57涡轮喷气发动机的A3D-2交付使用。
A-3采用36度后掠角上单翼,翼下吊挂两台发动机的布局,机组三人,为了在航母上停放,外翼和垂尾可折叠。同时其主翼有前缘缝翼和开缝襟翼以提高低速飞行时的升力,尽管如此,这种重36-37吨的飞机在航母上起飞时还要带12个助推火箭才能起飞。
在美海军北极星导弹核潜艇服役以前A-3一直是美国海军核打击能力的主要力量。后来在A-3的基础上还发展了EA-3电子战型,RA-3侦察型,KA-3空中加油型飞机,各种A-3共生产了282架。
以下内容适合A3D-2型:
动力装置:两台J57-P-10涡轮喷气发动机,单台推力5625公斤。
武器装备:尾部装两门30毫米机炮,机腹下有一个长4。57米的弹舱,可载重950公斤的MK4型战术原子弹、水雷、炸弹或大型副油箱等。最大载弹量5450公斤。
尺寸数据:翼展22.1米,机长23.36米,机高6.94米。
重量数据:最大起飞重量37195公斤。
性能数据:最大平飞速度981公里/小时(高度3000米),实用升限12500米,最大航程3380公里。
A-3 “空中战士”(Skywarrior)是美国道格拉斯飞机公司为美国海军研制的一种舰载重型攻击/轰炸机。原型机于1952年10月试飞成功,11个月后生产型下线开始服役。编号为A3D-1,次年换装推力更大的J57涡轮喷气发动机的A3D-2交付使用。
A-3采用36度后掠角上单翼,翼下吊挂两台发动机的布局,机组三人,为了在航母上停放,外翼和垂尾可折叠。同时其主翼有前缘缝翼和开缝襟翼以提高低速飞行时的升力,尽管如此,这种重36-37吨的飞机在航母上起飞时还要带12个助推火箭才能起飞。
在美海军北极星导弹核潜艇服役以前A-3一直是美国海军核打击能力的主要力量。后来在A-3的基础上还发展了EA-3电子战型,RA-3侦察型,KA-3空中加油型飞机,各种A-3共生产了282架。
--------------------------------------
自1948年6月「柏林危机」发生后,美、苏对立局面逐渐形成之际;美国海军加速进行VAH重攻击机开发计划,以保持海上核武器机动性的报复力及打击力之优势,除了将原有的航空母舰重新改装外,并积极建造适合喷射式舰上机种活动的大型Forrestal佛雷斯托级新式航空母舰,设计加大的飞行甲板运用力,以配合VAH计划的施行。1949年3月海军当局与Douglas公司订约,并拨款先行发展XA3D-1原型实验机两架,准备以纯粹喷射动力新机种接替混合动力的AJ(A-2)野人系列。基於以上开发背景的全盘考量;A-3天空勇士机乃成为海军超大型舰上重攻击机,31公吨以上的全备重量,比二次世界大战中的B-24重轰炸机还超出5公吨以上,机内装置精密的轰炸导航系统;可选择各种高度投掷核子武器,虽然以攻击机「A」为编号,但实际上已经具备轰炸机的性能。在1952年10月原型机升空试飞之前,美国空军也要求加造改装的原型机,日后衍生成为B-66战术轻轰炸机系列。
远在1947年海军VAH构想成立之初;美国航空怪杰海因曼(ED Heinemann)早已洞烛日后航空兵力的发展趋势,提前指导进行XA3D-1基础设计,因西屋公司(Westinghouse)出品的XJ40-WE-3喷射引擎推力不足,自1953年9月试飞成功的YA3D-1量产原型机,均改用P&W厂的J57-P-6型涡轮喷射引擎两具;总推力为4400公斤×2,分别於左右主翼前中段下方的引擎短舱内,为适应引擎配置方式及长距离飞行的要求,海因曼采结构极为坚实的上肩式后掠单翼,展弦比率的主翼前缘作36°后退角后掠,外段机翼皆可以使用液压操纵向上反折。巨大的尾翼结构呈十字形配置,水平尾翼略为上反角扬起,垂直尾翼亦可向右折叠,以减少在航空母舰机库内之高度限制。修长的机身结构共分为前、中、后三段组合,尾侧均有一长片大型制动板装置,经由操作精巧的油压自动调节,虽在密集编队飞行时,且不因机体庞大仍能保持适当飞行速度,此基本设计源出A-1天兵式攻击机,并延用至A-4天鹰式攻击机。起落装置为前三点式单轮伸缩起落架,鼻轮向前收入舱内;左右主轮则向后收入翼下两侧活动舱门内,机尾下方并有尾钩装置。
A-3B 性能
翼展:22.10公尺
机长:23.27公尺
机高:7.16公尺
最大离地重:33112公斤
最高时速:982公里
上升能力:12500公尺
续航距离:3380公里
A-3A(AD-1)型:
1956年起首批就役的舰上重攻击机型,机腹下方有4.57公尺长的防弹内藏式炸弹舱,以搭载重达3860公斤之MK.6型核子弹为主,亦可改装普通炸弹或海上布雷之用,总载弹量达5400公斤。尾端装有Aero21-B型遥控自动回转操作20糎机炮两门,机内装有精密的AN/NSB-A型核子轰炸/导航系统,可选用高高度及低高度自由投下或制动伞投下等方式准确投弹攻击。A-3A型机总生产数约50架,内含改装为YRA-3A侦察原型机一架,YEA-3A/EA-3A电子反制机等5架,馀数均在50年代末改装为TA-A轰炸/导航转换教练机,改属大西洋及太平洋舰队重攻击训练飞行队使用。
A-3B(A3D-2)/KA-3B型:
1957年初配属美国太平洋舰队使用的进步型改良机,动力装置改用J57-P-10型引擎,总推力增为5624公斤×2。1958年后尾部之炮塔改为电子欺骗装置(DECM),核子投掷及布雷功能均予强化,左侧加装空中加油管,加强长程陆上核子攻击能力。总生产数约164架。1966年后部份机型将弹舱改装为油槽,改编号为KA-3B为空中加油机。
1966年,4月12日12时54分,我防空雷达于海口市东南22公里发现入侵敌机,我空26师2架歼六战斗机升空拦截,由僚机飞行员李来喜首先发现并确认为美军A-3B型攻击机,遂向地面请示攻击,但因美军无线电干扰,地面未听到,李当机立断,进行攻击,逼近到300米,三炮齐射,打到270米,美军A-3B被击中起火。李来喜认为第一次攻击不可靠,又再次攻击,打光了剩余炮弹,直到美军A-3B攻击机坠海才返航。这架A-3B的残骸坠落于遂溪以东100KM电白县西南我国领海。
EA-3B/EKA-3B型:
两型均为A-3B型改装的电子反制机种,但生产背景各自有别,EA-3B源自1958年12月试飞成功之A3D-2Q原型机,在垂直尾翼顶端及机腹弹舱位置均装有ECM电子反制装置,总生产数24架。EKA-3B型为1967会计年度预算中原有之KA-3B空中加油机39架,转换为电子反制、空中加油及攻击机等综合性能的TACOS机种,机内发电量极强,机体后段两侧均有极易辨认的ECM电子反制装置隆起的整流罩。
RA-3B(A3D-2P)型:
此型自1958年7月试飞成功后配属之照相侦察攻击机,机身结构亦经重新改造,机上装有适合各种高度之侦照相机12具,总生产数30架。其实,还有电子侦察型RA-3D:1965年10月5日,12时35分,一架RA-3D从隘店侵入我国境内,遭我空7军第9歼击航空兵师副中队长张云宝所率领的4架歼六战斗机拦截(此前张已率队驱离多批当天侵入我国境内的美军战机),12时36分,张云宝从美军RA-3D的正后方进入,距离900米处第一次射击,在距离500米处第二次设计,直到310米处从目标右上方脱离;歼六-2号机孙炳君从RA3D正后方水平进入,从500米打到390米脱离。歼六4号机翁继昌在RA3D后上方300米处猛烈射击后即脱离。从1号机攻击到4号机脱离。仅用55秒,将美海军RA-3D(美空军编号RB-66) 电子侦察机击落,美军飞行员被击毙。
TA-3B(A3D-2T)型:
为1959年中期发展成功之8座型任务转换教练机,专以训练轰炸机领航员为主,机上乘员为驾驶员,教官各一名,学员6名,生产数仅12架。